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1|回复: 1

2009年天津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1 15: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 学校美育的内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 自然美育,社会美育,艺术美育,教育美育
    2. 咨询的主要方法有:1)______; 2)______; 3)______。
    2. 侧重调整情感的方法;侧重训练行为的方法;侧重改变认知的方法。
    3. 旧中国首次制订现代学制是____________年,称为______学制。
    3. 1902,壬寅
    4. 课程结构最常见的结构形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5. 范例教学中范例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和______。
    5. 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6. 儿童从出生到青年期有三次身心发展的高峰,第一次是______,第二次______,第三次______。
    6. 出生的第一年,六,七岁,青春期(14.5岁)
    7. 班主任是班集体内教育的,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社会的______,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______。
    7. 核心,纽带,具体执行者
    8. 备好课是对每个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的一个检验,因此教师备课必须做好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三方面的工作。
    8.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
    9.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______问题。是教育的依据和评判标准,______和______。
    9. 核心,出发点,归宿。
    10. 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10. 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发展阶段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 )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凯洛夫 D. 苏霍姆林斯基
    1. B 本题考查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故选B。
    2. 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 )。
    A. 备课 B. 排课表 C. 批改作业 D. 教研活动
    3.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 )。
    A. 顺序性与阶段性 B. 特殊认识过程
    C. 发展不均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3. AD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故选ACD。
    4. 按教学的任务分,课的类型有( )。
    A. 谈话法 B. 复习课 C. 单一课 D. 综合课
    4. CD 本题考查课的分类。按照教学的任务分,课的类型有单一课和综合课。故选CD。
    5. 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
    A. 孔子,苏格拉底 B. 孔子,亚里斯多德
    C. 孟子,柏拉图 D. 朱熹,苏格拉底
    5. A 本题考查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孔子和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是外国最早运用启发进行教育的教育家。故选A。
    6.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 )提出来的。
    A. 赫尔巴特 B. 布鲁纳 C. 巴班斯基 D. 赞可夫
    6. C 本题考查巴班斯基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7. 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 共同的奋斗目标 B. 班主任的要求
    C. 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 共同的活动
    7. A 本题考查班集体的形成。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故选A。
    8. 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 )。
    A. 审美教育 B. 五讲四美教育
    C. 美好生活教育 D. 美好思想教育
    8. A 本题考查美育的概念。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故选A。
    9. “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这话是( )说的。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蔡元培 D. 王国维
    9. B “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 这话是毛泽东研究体育的所说。故选B。
    10. 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10. C 本题考查道德意志的培养。学生有改掉坏毛病的决心,可是一到冬天仍然不肯起床,是道德意志弱的表现。故选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84
发表于 2017-4-11 16: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 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的。
    1. × 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2. 马戏团中的狗,在训兽员的精心培养教育下,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
    2. ×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动物中不可能实施教育活动。所谓狗会“算术”,是狗经过训练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3.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3. √ 。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
    4. 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4. ×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在启发式思想的指导下的讲授,是启发式教学,而在注入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则是注入式教学。
    5. 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5. × 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解释名词(每题3分,共15分)
    1. 教育方针
    1. 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2. 教育方法
    2. 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达成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
    3. 教育影响
    3.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来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教师的任务是什么?
    1.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更具体地讲教师要全面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对学生全面负责,做好教育和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以保证全面完成教书育人这一根本任务。
    2. 教育目的有什么意义?
    2.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总要求。一切教育工作都要依据教育目的来计划和安排,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教学内容的确定,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等,都要受教育目的制约.教育目的又是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
    所以制定教育目的是进行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教育目的具有社会制约性,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是由一定社会崐的政治经济所决定的,也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确定教育目的还要考虑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
    3. 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但一个班的学生群体还不能成为班集体。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共同的目标是班集体行测的基础,是开展班级建设的关键环节。
    (2)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组织结构是班集体必不可缺的。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六、论述题(22分)
    1. 你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10分)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学习过程是学生能动的反映现实的过程,教师是不能代替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教师的主导下逐步确立的。学号是呢过这个个体从依赖性向独立性发展,正是教师主导的结果。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是不相矛盾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善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什么是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怎样贯彻这一原则?(12分)
    2. (1)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从而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2)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②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宽严适度。
    ③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忍着执行。
      七、实例分析(8分)
    指出下面实例中教师的言行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
    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师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答题要点: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为他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对待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在内的人,都得到高效率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7 03:45 , Processed in 0.069209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