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A. 主体 B. 客体 C. 教的主体 D. 学的主体
1. B 本题考查教育活动的要素。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的纯客体。它是教育过程中传递信息息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故选B。
2. “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这正是( )的“教育学”思想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康德 D. 赫尔巴特
2. C 本题考查康德的教育思想。在康德看来,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故选C。
3. 以下属于赫尔巴特著作的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人的教育》 D.《教育漫话》
3. B 本题考查赫尔巴特的教育著作。夸美纽斯创作了《大教学论》,福禄贝尔创作了《人的教育》,洛克创作了《教育漫话》,《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故选B。
4. 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是( )。
A. 教育 B. 教学 C. 管理 D. 科研
4. A 本题考查教育的性质。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故选A。
5.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一个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A.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 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 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 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5. B 本题考查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题干华生的关电视环境决定论;华生是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代表。故选B。
6. 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应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这是( )的观点。
A. 宗教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个人本位论 D. 文化本位论
6. C 本题考查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价值观。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订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故选C。
7. 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D)教育。
A. 希腊 B. 埃及 C. 斯巴达 D. 雅典
7. D 本题考查雅典教育的特征。古代雅典教育以培养身心和谐的公民为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灵活、人性化。故选D。
8. 《颜氏家训》是以下哪位教育家的著作?( )
A. 颜元 B. 颜之推 C. 颜真卿 D. 颜回
8. B 本题考查颜之推的教育著作。《颜氏家训》是颜之推的著作。故选B。
9. 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墨翟 D. 荀子
9. A 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主张。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的是孔子。
10. 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统一的规律提炼出来的教学原则是( )。
A. 系统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量力性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0. B 本题考查启发性原则的内涵。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故选B。
11. 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 )。
A. 班主任 B. 班委会 C. 共青团 D. 少先队
11. A 本题考查班级活动的管理。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故选A。
12. 下列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
A. 有教无类 B. 兼爱
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2. B 本题考查墨家的教育主张。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有教无类是孔子的主张;《学记》认为:化民茂俗,其必由学;复归人的自然本性是老子的主张。故选B。
1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3. A 本题考查《学记》中体现的教育内容。“建国君民”主要是指政治方面的内容,因此这句话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故选A。
14.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是( )。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德莫克里特
14. A 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问答法”。苏格拉底提出的“问答法”。故选A。
15. 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 保罗•朗格朗 B. 罗杰斯 C. 索尔蒂斯 D. 布鲁纳
15. A 本题考查终身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终身教育”这一专门术语,最早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的。故选A。
16. 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这即是良好测验的( )。
A. 难度 B. 信度 C. 效度 D. 区分度
16. B 本题考查教学测量与评价中自编测验的特征。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的程度,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故选B。
17.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A. 白板说 B. 做中学 C. 儿童中心主义 D. 实质教育派
17. C 本题考查杜威的教育主张。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是儿童中心主义。故选C。
18. 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
A. 颞叶 B. 枕叶 C. 布洛卡区 D. 顶叶
18. A 视觉中枢位于枕叶内,听觉中枢位于颞叶内。故选A。
19.“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这是一种( )。
A. 再认 B. 有意再现 C. 直接再现 D. 间接再现
19. D 本题考查记忆的再现过程。再现根据是否需要中介性联想,分为直接再现和间接再现。间接再现是指通过中介性联想方能唤起过去的经验,“称名忆旧容”,这是通过名字间接再现旧面孔。故选D。
20. 狂喜、愤怒、恐惧和绝望等是一种( )。
A. 激情 B. 心境 C. 应激 D. 热情
20. A 本题考查情绪的种类。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久度和紧张度,可以将情绪状态分为:激情、心境、应激、热情。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愤怒、恐惧和绝望等。故选A。
21. 自我遵循的原则是( )。
A. 快乐原则 B. 现实原则 C. 道德原则 D. 利我原则
21. B 本题考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把人格看作是一个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心理结构组成的动力系统。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故选B。
2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A. 阶段性 B. 不平衡性 C. 顺序性 D. 个别差异性
22. D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了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故选D。
23. 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知道了杠杆的力臂原理,而后他们学习滑轮,知道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同化模式属于( )。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并列学习 D. 组合学习
23. B 本题考查知识学习的类型。下位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后,将杠杆的力臂原理归八了自己的认知结构,然后学习滑轮,将滑轮的原理归入到了已知的力臂原理,这是一种下位的学习。故选B。
24. 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是( )。
A. 概念 B. 命题 C. 表象 D. 图式
24. B 命题是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用来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由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论题组成,关系限制论题。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多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5. 教育测量的功能有( )。
A. 诊断 B. 评价 C. 选拔 D. 就业指导
25. ABCD 本题考查教育测量的功能。教育测量得功能包括诊断、评价、选拔也包括对个人的能力倾向、知识范围、兴趣特长、职业价值观、个性特征等进行测量,帮助个人定位、选择合适的职业。故选ABCD。
26. 下列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有( )。
A. 桑代克 B. 华生 C. 斯金纳 D. 布鲁纳
26. ABC 本题考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桑代客、华生、斯金纳都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是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故选ABC。
27. 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
A. 动机原则 B. 结构原则 C. 程序原则 D. 强化原则
27. ABCD 本题考查布鲁纳学科教学的原则。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故选ABCD。
28. 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 )几类。
A. 道德规范的学习 B. 知识的学习 C. 技能的学习 D. 行为规范的学习
28. BCD 我国心理学家根据学习活动的内容和结果,将学可分为三类:技能的学习、知识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故选BCD。
29. 我国中学班级管理的特点主要有( )。
A. 管理过程的教育性 B. 管理目标的一致性
C. 管理对象的特殊性 D. 管理方法的多样性
29. ABC 本题考查我国中学班级管理的特点。我国中学班级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管理过程的教育性、管理目标的一致性、管理对象的特殊性、管理工作的广泛性。故选ABC。
30. 意志品质包括哪些方面?( )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韧性 D. 自制力
30. ABCD 本题考查意志品质的内涵。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四个方面。故选ABCD。 三、填空题(每空l分,共9分。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1. 视觉是由外界物体所发生的或反射出的______作用于________而引起的感觉。眼睛的是视觉的感觉器官。
31. 光波 视分析器视网膜
32.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32.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33. 弗洛伊德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__________。
33. 记忆被压抑
34. 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______和______。
34. 认知测验人格测验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35. 效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所测试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35. × 题干所述的是信度,效度指测验的正确性。
36. 中等难度试题的区分度比较高,难度为0.5的题目,区分度最大。( )
36. √ 略。
37. 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
37. √ 略。
38. 某小学生上早操时被同学推倒摔伤,学校不用负责任。( )
38. × 该事故应该由学校承担相应的责任。
39. 访谈法最适合了解外显行为,而通过外显行为,可以发现行为背后的原因。( )
39. × 观察法更适合了解外显行为,访谈法更适合了解对象的深层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