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链接】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但是随之而来的,利用手机的通信网络诈骗和垃圾短信也越来越多。几乎所有手机用户都接到过“响一声就挂”的诈骗电话,也不得不长期忍受“办证”、“发票”、“贷款”、“出售手机监听设备”等不良短信的骚扰。近年来,诈骗骚扰的内容更是升级到“银行卡被盗刷”、“购车退税”、“法院传票”……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2004年信息产业部发布的《关于规范短信息服务有关通知》,迄今已整整十年,各类不良短信和诈骗电话还是屡禁不止。
【问题阐释】
1.垃圾信息和诈骗电话内容涉及范围广,涵盖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迷惑性强,还有少量包含色情、暴力或反动内容的违法信息。
从垃圾短信的内容来看,以广告推销类短信和诈骗类短信为主,360互联网安全中心2014年公布了垃圾短信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年度典型词汇,包括热线、发票、积分、贷款、现房、抵押、投资、担保、抽奖、治疗、招商、房产、餐饮等。
2.垃圾信息和诈骗电话数量大,各类电话号码不断骚扰全国手机用户,民众频遭骚扰之苦。
2013年全年,360手机卫士共为用户拦截各类手机垃圾短信971亿条,全国平均每天有约230万个电话号码在不断骚扰全国手机用户,85%为移动电话号码,15%为固定电话号码(包括普通座机号码,400、800电话号码,95开头的商务客服号码和各种网络电话号码)。
3.电信诈骗成多发态势,百姓遭受巨额损失。
据公安部统计,2013年我国电信诈骗发案30万余起,群众损失100多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