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3|回复: 0

2014年政法干警申论热点:让“户籍改革”之路在创新和探索中前进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1 15: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背景链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7月30日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户籍改革制度是我们当前政府工作改革的一项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工作,那么改革后各方的意见如何,我们如何改?京佳教育冯书妍老师一起与你共同探讨户籍改革之路路在何方?
      【京佳解析】
      一、意义
    户籍改革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户籍制度改革这一基础制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次新型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措施之实,前所未有。改革的推进回应了社会期待、顺应了发展要求,彰显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着敢于担当、务实进取的作风。改革在扭转城乡差距、改变因户籍导致的权利不平等现象上,迈出了至为重要的一步。”它标志着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以“农业”和“非农业”区分户口性质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成为历史。
      二、现实问题:9成农民不愿意“农转非”
    户籍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农民进城,让农村的土地流转起来,让千家万户种地变成集中耕种,以此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粮食等农作物的产量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管理压力。以此来推动整个国家的均衡发展和和谐发展。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农民不愿意转变自己的农村户口。
      原因:
    如果仔细分析问题,其实就是农民在自我“算账”后的一种趋利弊害的选择。是对自己子女教育,自身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利益的考虑。我们国家长期的“城乡二元化”户籍的制度
    使城乡发展的差异化逐步增大,农村和城市发展严重失衡。城市化的公共服务政策基本完善,而新户籍制度的改革只让农民和市民在身份上有了平等的地位,而要完善“农转非”群体在公共服务上的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缺乏对未来生活安全感,让更多的农民有着“无论怎样,还有土地”的眷恋。而随着国家近年来对农村问题的重视,农村户口有着城市户口没有的一系列优势:
    第一,当前,国家加大了农村、农业的补贴和新农合的补贴力度,农业户口可以得到更多优惠政策。农村户口以后会越来越好 因为以后的经济正长点将会在广大的农村。
    第二,农村建房子的产权是无限期的, 只要宅基地是你的, 房子就是你的。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将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迈进,如果国家要征用一部分土地,农民则可以得到颇丰的土地补偿收入。
    第三,有些地方规定农村户口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可生第二胎,不罚款。
    第四:农村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生活压力相对小,是理想的生活之地。
    除此之外,更多的农民还有强烈的情感问题:“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农村长大,许多农民怀着很深的农村情结和土地情结。
      对策:
    因此要真正让户籍改革之路走的更远:政府要坚持自愿和市场化的原则,政府在其中做要引导性和保障性的作用。不断加强探索,本着各地情况事实求是。从总体上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整个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民享受改革的红利,真正落实农民享受到城里人享受到的权利,实现身份、地位从里到外的平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6 05:24 , Processed in 0.062766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