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反映,上班,考试……伴随着下半年的到来,2015年国考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按照以往的规律及其他消息,京佳教育预测2015年国考将于2014年11月23日举行。备考时间看上去很长,但需要清晰地认识到,每个人每天可以学习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而国考的激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提前备考,并逐步提高学习和备考的强度,切忌一口吃个胖子。
备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备考言语更是如此。现在,京佳教育带您来认识言语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类题——主旨概括题。下面,通过历年的经典真题进行讲解。
【例题1】(2014年国考真题)收入分配是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的结果,因此,改革收入分配,其实质就是改革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收入分配改革,从严格意义而言,并非是“均贫富”的改革,而是使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更加靠近公平、公正和正义的改革,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加平等发展机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改革。有了起码的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有了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平等发展机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 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质
B. 收入分配改革的背景
C. 什么是真正的社会公正
D. 什么是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京佳解析】主旨概括题的常见提问方式是“主要说明了……”“旨在说明……”“主要意思是……”“概括最准确的是……”等,抓住提问中的关键词“主要”“主旨”“概括”等即可,很明显,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主旨概括题类似于语文中的概括中心思想,其实难度不大,但由于考试中时间的限制以及心态的原因,很多考生无法很好地解答此类试题,因此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一、2-3-1原则
很多考生知道这一原则,即问题-选项-题干原则。考试时间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带着问题和选项去阅读文段,在文段中寻找答案。如果继续先题干,后问题这样解答,很可能解答言语题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导致没有时间做其它题。 二、方法与技巧相结合的原则
方法指的是解题的思路,技巧指的是解题的捷径。任何一道题,都是有思路的,但不一定都有捷径。因此,考生不要过于相信所谓的秒杀技巧,这些技巧并不是适用于所有题的。尤其是备考初期,考生一定要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再去研究那些技巧,技巧只是为了突破,并不是根本之道。
具体到本题,文段中“因此”一般指综述和总结作用,所以此文的主旨是“改革收入分配,其实质就是改革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即这段文字意在说明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质。故选A。
【例题2】(2014年国考真题)我10岁的时候,就辍学回家当了农民,当时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几十年后,我竟然成了一个以写小说为职业的人。我在农村度过了漫长的青少年时期,在这期间,我把周围几个村子里那几本书读完之后,就与书本脱离了关系。我的知识基本上是用耳朵听来的:就像诸多作家都从老祖母讲述的故事里汲取了最初的文学灵感一样,我也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祖母,还有一个会讲故事的爷爷,还有一个比我的爷爷更会讲故事的大爷爷——我爷爷的哥哥。村子里凡是上了点岁数的人,都是满肚子的故事,我在与他们相处的几十年里,从他们嘴里听说过的故事实在是难以计数。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
A. 耳朵 阅读 回忆 B. 耳朵 阅读 灵感
C. 阅读 故事 灵感 D. 阅读 故事 回忆
【京佳解析】通过例1的讲解,很容易得知此题是主旨概括题。其实,主旨概括题的实质就是找关键词,本题是直接考察关键词。阅读文段可知,“我”听故事获得的是灵感,而不是回忆,排除AD项;比较BC项,C项是无法串联起来整个文段的,“我”是通过耳朵听故事来阅读的,B项更合适。故选B。
主旨概括题在言语中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主旨题也是解答其它言语题的基础,可以说,得主旨者,得言语,因此,大家一定给予足够的重视。
国考来了,小伙伴们,且学且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