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0|回复: 0

2013年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政治部分解析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1 15: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单项选择题
    1.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是(  )。
    A.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
    C.毛泽东撰写《新民主主义论》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 【解析】 本题属于政治常识题,考查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1930年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因此答案A正确。A——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C——毛泽东撰写《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最终确立;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本题选B。
    2. 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句话作了科学解释的著作是(  )。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论联合政府》
    C.《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D.《论人民民主专政》
    A 【解析】 本题属于政治常识题,考查“实事求是”的科学解释出处。1941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文章,第一次对“实事求是”进行了科学解释。也就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因此答案A正确,BCD错误。故本题选A。
    3.个体经济在性质上不同于私营经济,是因为(  )。
    A.投资规模较小 B.经营方式单一
    C.主要依靠自己劳动和经营 D.不是法人企业
    C 【解析】 本题属于政治常识题,主要考查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在性质上的区别。个体经济,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归个人所有;二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个体经济中,生产者既是直接的劳动者,又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劳动者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与私营经济相比,是一种不带有剥削关系的私有经济。因此答案C正确,ABD错误,故本题选C。
    4. 现阶段,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属于(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B 【解析】 本题属于政治常识题,考查股份合作制的性质。股份合作制是以合作制为基础,吸收股份制的一些做法,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结合形成的新型企业的组织形式。资本是以股份为主构成,职工股东共同劳动,实现按资按劳分配,权益共享,风险共担,自负盈亏,独立核算。所有职工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企业承担责任,企业以全部资产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它既不同于股份制企业,也不同于合作制企业和合伙企业,它是以劳动合作为基础,吸收了一些股份制的作法,使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有机结合,是我国合作经济的新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集体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因此答案B正确,ACD错误。故本题选B。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伟人永垂不朽,伟人的精神永存。让我们找寻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思想成长历程。下列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
    ③“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③②
    C 【解析】 本题属于政治常识题,考查①②③的时间顺序。1922年,中国共产党二大在上海召开。正式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战略,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1926年9月,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明确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1957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因此,按照时间排序是②①③,故本题选C。
    2. 现阶段,我国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依据是(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公有制经济实行多种经营方式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
    AB 【解析】 本题属于政治常识题,考查现阶段我国分配制度确立的依据。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所以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必然导致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同时,即使是公有制经济,也可以存在多种经营方式,因而出现不同的分配方式。因此答案AB正确。C虽然是我们目前贯彻的分配原则,但它不属于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依据,因此错误。D项认为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违背了劳动价值论,也不正确。资本(生产资料)、土地(自然资源)与劳动共同参与了使用价值的创造,但并不参与价值的创造。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如果否定了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就等于否定了劳动价值理论,也就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经济学说。故本题选AB。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意义是(  )。
    A.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批判了唯心论和二元论
    B.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C.坚持了世界的多样性物质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D.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ABCD 【解析】 本题属于哲学常识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批判了唯心论和二元论;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坚持了世界的多样性物质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因此答案ABCD正确。故本题选ABCD。
    4.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  )。
    A.它是理解运动的前提 B.通过静止可以衡量运动
    C.它是事物多样性的条件 D.它是事物相互区别的基础
    ABCD 【解析】 本题属于哲学常识题,考查相对静止的意义。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它是理解运动的前提;它是事物多样性的条件;它是事物相互区别的基础;通过静止可以衡量运动。因此答案ABCD正确。
    5.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  )。
    A.根本属性 B.存在方式 C.内在结构 D.外在形式
    AB 【解析】 本题属于哲学常识题,考查物质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因此答案AB正确,CD错误。故本题选A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5 23:07 , Processed in 0.070992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