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0|回复: 0

申论热点:消除“雾霾”靠什么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1 15: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背景链接】
    北京市17日召开首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动员大会,提出要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这场硬仗,确保到2017年,全市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京佳解析】
    面对越来越重的雾霾,老百姓除了靠戴口罩,还能靠什么?全国人大在立法层面有没有更得力的措施出台?”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可以说是同呼吸、共命运了,雾霾的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一些城市标志性的难题,而且范围还在扩大。一方面,我们要看到问题是严重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我们在行动当中。
    消除百姓“心肺之患”要靠人大的立法工作。人大多次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和环境有关的一些工作报告,把人大代表从基层反映和了解上来的情况以及意见推动转化为政府的决策。比如去年国务院9月出台的《大气十条》,其中吸纳了不少人大代表和环资委提出的建议,比如提高油品质量、控制煤炭消耗总量、加强大气监测和公布等。
    消除百姓“心肺之患”要靠政府加强防治大气污染工作。燃煤、机动车、工业、建筑和道路扬尘等,是造成雾霾的根本原因,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也是雾霾持续不断的重要原因。当前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经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是要打持久战,加强区域防治协作。这其中,加大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推进重点行业综合整治、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等,哪一项都要求各级政府下决心、保落实。在事关百姓切身利益面前,地方利益、部门利益都必须割舍。
    消除百姓“心肺之患”更要靠全社会达成共识、齐心协力。 “治雾霾,总不能寄望大风吹,没风怎么办?”与雾霾的天人交战,关键在人。气象条件不利是雾霾形成的外因,污染排放加剧则是内因。有调查显示,在极端气象条件下,汽车污染所占的比例甚至超过了50%。此外,很多企业不自觉,超排偷排的情况还很多。以上种种情况,都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原因。那么,我们在抱怨雾霾的时候,又是否做到了自觉少开车或不开车?那些超排偷排的企业负责人,良心上又如何过得去?
    目前,国外经验表明雾霾治理需要30年左右的时间,我国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但顺利实现是要有条件的:必须不断加强污染源头的控制、强化监测预警、严格管理和执法,同时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这些条件的实现,有些要靠政府,更多的需要全社会配合,共同打一场治理雾霾的“攻坚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2 04:35 , Processed in 0.067802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