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4-11 16: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10、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局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07年底提升了3.7个百分点,整体网民规模增速保持放缓的态势。同时,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2年 底的74.5%提升81%,手机网民规模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某教授说,在互联网技术创造的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中,今天中国公众的知情范围不断扩大,企业表达空间不断扩展,公众监督权不断加强,公 众协商机制不断完善,这为公民信息权利的实现和公民社会的建造都赢得了新的空间然而,虚拟空间并不是法律的真空,它在各企业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 严格的法律和规定来保证正常的网络秩序,保障社会和公众的权益。
11、当前,国家对网络法治的重视前所未有,依法治网已在全社会达成共识,网络早已不是刚诞生时的“虚拟空间”,它与现实社会已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网络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现实社会的部分功能。
信息时代,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务对互联网依存度的升高,依法治网的呼声也不断增强。网络社会也是法治社会,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网络法治不可能一片空白。互联网这个公共空间同样需要制约、需要秩序,需要对权利加以保护。法律是互联网的防线,更是互联网的底线,离开了法治,互联网将不再是“自由的王国”。
正因为如此,2012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保护公民个人网络信息安全。2013年9月,在全国公安机关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和传播谣言专项行动的推动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对我国刑法中关于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在互联网上的具体适用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在司法实践中准确而有力地惩治网络犯罪提供了明确依据。
为公民权利设置屏障,为网络自由设置边界,全面推进依法治网,是不可逆转的时代大趋势。当前世界各国对网络安全的重视也前所未有,网络安全已上升为各国国家安全战略。
12、2014年2月底,我国正式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 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将网络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全力推动中国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习近平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 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使网络空间清朗 起来。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招考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首次提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他强调,“信息安全是国家非传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构建包括信息安全在内的11个领域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答题要求】一律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上
一、概括网络犯罪的主要特点和趋势。(15分)
要求:语言精练、层次要点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二、结合材料,分析当前网络传谣的危害性。(15分)
要求:简明、清晰、客观,字数不超过200字。
三、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就如何积极应对网络谣言提出建议。(20分)
要求:条理清楚、观点明确、语言规范,字数不超过250字。
四、结合当前信息社会发展形势,以“打击与治理网络谣言”为主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参考给定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1000-2000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