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4|回复: 0

申论热点:捐款门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1 15: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据媒体报道,福建省泉州市安溪三中因欠款1100万元,强制要求高三毕业班每人最少捐款100元,家长委员会的家长捐500元以上,捐1000元以上发证书。据了解,近年来,为了争创二级达标校,学校硬件投入大,因此形成资金缺口,还欠下一些工程欠款。目前,安溪县教育局已经责成学校立即纠正,不准强制捐款。
    很显然,这种下指标方式的捐款,实质上大部分学生是在“被捐款”。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及时纠正学校错误,有效防止了事态扩大,也把这起“捐款门”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
    如果我们把强制捐款责任的板子都打到学校身上,多少有些冤枉。一则,学校欠下的1000万元债务,并不是因为挥霍浪费,而是为了申报二级达标学校,用在了橡胶跑道、多功能实验楼、教学楼、宿舍楼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上;二则,作为一所基础教育学校,没有多少收入来源,面对巨额欠款,除了利用掌握的学生这个资源,搞所谓的捐款外,学校可能再也想不出其他更好更有效的法子了。
    因此,仅仅停留在叫停捐款或者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这样的处理,显然并不能触及问题的本质,也无法实实在在地解决学校的欠款问题。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获得更好发展空间,而申报二级达标校,这本身无可厚非。现在的问题是,按照当前的评价标准,要达到创建目标,就有许许多多的考核验收指标,其中绕不过去的就是各种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这些巨额建设费用,往往都超过了学校的承受能力,这才是学校当上“债务人”的原因所在。
    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管如何强调都不过分;提升基础教育的水平质量,更是社会各界的殷切期盼。安溪三中为还建设欠款向学生强制捐款并非个例,它告诫我们,一方面,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发展基础教育仍然必须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学校建设不能头脑发热,更不能不顾自身情况,搞所谓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如此一来,就免不了债台高筑,清欠形势就不能不严峻,还债的任务就不可能不繁重。近些年来,就发生了多起因学校欠款而导致的堵校门、锁教室等极端事件。
    另一方面,要切实改革学校达标升级的评定办法。如果升级达标将造成学校背上巨额债务,那么这种评比就不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利器,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导向作用。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重软件、实硬件,多看师生队伍素质,多听社会整体评价,多鼓励学校对现有设施改造利用,少提形式主义、不切实际、过度超前的硬件指标,不让学校因此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影响今后的长远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 01:20 , Processed in 0.071511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