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8|回复: 0

某地方报纸根据“给定资料4”和“给定资料5”的内容做了一版关于“跟风”的专栏,请你以“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5 23: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申论真题】

          某地方报纸根据“给定资料4”和“给定资料5”的内容做了一版关于“跟风”的专栏,请你以“告别跟风,走向成熟”为题,为这个专栏写一篇短评。(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简明深刻;

          (2)扣紧材料,重点突出;

          (3)语言流畅,有逻辑性;

          (4)不超过500字。

          本题为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考生可以点击查看申论真题完整试卷,申论复习过程中有疑问可以免费观看学习申论花木君老师视频课程。

          【考生作答】

        告别跟风 走向成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人们的压力也不断增加,社会跟风行为愈演愈烈,报班热、相亲热、选秀热、全民养生热、集资热等盛行,折射出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浮躁心态,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社会人群心理“亚健康”的表征。为此,我们要告别跟风,走向成熟。

          跟风行为是一种大众的从众心态,其产生一方面是对“预先失败”的窘迫,人们总要参考大众媒介承担起的“专家指导系统”的意见,去寻找行为的依据。另一方面是对追求成功失去耐心,加之不负责任的媒体的炒作推崇“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典型案例,使社会心态更加浮躁。另外,由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缺失,没有起到有效引导作用,从而使个人和社会的创作力被束缚。

          为此,应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克服盲从和自卑心态,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应在全社会倡导公民的个性发展,鼓励创新精神;应“辨风”,引导媒体宣传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奋发有为、追求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浓厚氛围。相信,通过告别跟风行为,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健康成熟。

          【申论批改】

          本题是短评的写作,短评就相当与一篇篇幅短小的以分析问题为重点的申论文章,短评应做到观点明确突出,以分析评论为写作的重点。

          你的这篇短评观点明确,重点突出,结构合理,语言也比较流畅,基本上能够与材料内容相契合,是一篇不错的短评。

          但是在写作中,在以下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

          一是在分析跟风现象出现的原因时,“由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缺失,没有起到有效引导作用”这一内容没有确切的依据,这是跟风现象所导致的结果,而不是跟风现象产生的原因,跟风现象的原因把握到“预先失败”和一些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这些因素即可。

          二是在分析评论中,除了要分析跟风现象产生发展的原因,还可以适当分析其造成的影响, 跟风容易使个人缺乏独立的思考,创造力随之降低,导致平庸的跟随,最终造成千人一面的社会环境,这是需要极力避免的结果。

          总的来说,前面几道题目的作答情况还是很不错的,反映出你具有加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希望你继续保持这种状态,并在分析问题方面能有所突破。

          【申论范文】

        告别跟风 走向成熟

          近年来,我国跟风现象严重,如跟风报辅导班、跟风选秀、跟风养生、集资热、股票基

          金热等,经常是一风未止一风又起,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跟风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社会群体心理“亚健康”的表征。因此,需要告别盲目跟风,让理性占领思维的高地。

          跟风现象主要是源于一种“预先失败”的心理状况,即个人期待权威在任何行为之前总

          要去参考各种各样的指导意见。由于社会高度发展、信息丰富芜杂以及生活形态多样变迁,

          世界也在一定程度上变得破碎、凌乱和神秘,同时也催生了从未有过的竞争与生存压力,而大众传媒在给大众提供一个认识外部世界的通道的同时,一些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和推崇,使人们不切实际地去跟风。

          跟风是一种拙劣的模仿,容易使个人缺乏独立的思考,创造力随之降低,导致平庸的跟

          随、盲目的复制与可怕的同化,最终造成千人一面的社会环境。

          告别盲目跟风,需要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需要联合媒体正确引导,选“清风”而随,同时鼓励公民个性发展,鼓励创新精神,展示中华文化的个性风采。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前万能手册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十大必考热点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必背人民时评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预测真题范文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汇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5 07:57 , Processed in 0.077626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