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2|回复: 0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一个词语消灭一个考生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3-14 19: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公务员考试中,笔试行测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逻辑填空部分可能是大部分考生最为头疼的题型了。它主要集中测查考生运用词语进行表达应用的能力,并且越来越多地将普通实词和成语以结合、杂糅的方式出现,往往一道试题里包含多个命题点,让很多考生备考时“狼狈不堪”,甚至萌生了放弃的想法。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在此提醒大家,建议广大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多积累词汇含义和准确使用之余,也应该有意识地去梳理和把握命题过程中涉及的技巧和方法。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逻辑填空中如何通过语境上下文的提示秒杀真题,希望可以给广大考生提供帮助。
    逻辑填空必要要体现所填词语与文段语境的逻辑关系,所以在解题时,应对语境进行分析,确保上下文、前后句能准确对应。许多题目都可以用此方法快速确定正确选项。如:
    例1、(2013年国考29题)无论是古代的邮驿系统还是现代的邮政系统,书信从寄信人到收信人手中,都需要经过一个时间、空间的旅行,它的特点是慢。而这种慢又            了人们的情感体验方式和书信体验方式。正是因为书信的          ,古人的时空感知才变得遥远而漫长,而等待、盼望、忐忑、焦虑等等,便成为这种时空观的产物。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就  真实B.培养  细腻
    C.塑造  迟缓D.丰富  浪漫
    参考解析:文段中第二空前提到“正是因为书信的……”应该是说前文提到的书信的特点,即它的特点是慢,所以迟缓更符合文意。选C。
    例2、(2013年国考36题)怎么才能让老板给自己加薪?职场上最纠结的事情莫过于此。可是偏偏就有人            ,幽默地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漫画《老板,求加薪》中给我们列出了加薪三十六计,从借刀杀人到            ,书中的妙计连连,让人忍俊不禁。虽然都是些  的招式,但或许你的加薪之道就在其中。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知难而上  两面三刀  出人意表
    B.激流勇进  刀头舔蜜  出奇制胜
    C.游刃有余  代人捉刀  鸡鸣狗盗
    D.举重若轻  笑里藏刀  剑走偏锋
    参考解析:分析语境可知,第二空所填词语必须和“借刀杀人”一样,同属于三十六计中的其中之一,四个选项中只有笑里藏刀是,所以选D。
    例3、(2012年秋联考福建30题)道德楼宇的重建,除了靠制度地基,更靠个体道德践履的“_____”。因为,道德构筑,需要你我他的身体力行,在公德的修复链中,没人能_____。
    依次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锦上添花 置身事外  B、大兴土木 独善其身
    C、添砖加瓦 抽身其外  D、聚沙成塔 明哲保身
    参考解析:文段第一空前提到道德楼宇的重建和制度地基,我们都知道,盖房子除了要打地基,更要一块块砌砖、一片片盖瓦,所以添砖加瓦更符合文意,选C。
    例4、(2012年秋联考福建41题)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能力,会说话的人,纵然_____,滔滔不绝,听者也不以为苦,纵然_____,一字千金,也能绕梁三日、成功人士大多是成功的说话者,毫不万张地说,其成功至少有一半是苦舌头_____ 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能言善辩  讷口少言  实现  B. 绘声绘色  不露声色  完成
    C. 口若悬河  片言只语  创造  D. 侃侃而谈  缄口不言  获取
    参考解析:第一空后有滔滔不绝,表明说话应很有气势,第二空后有一字千金,说明内容很少,都可以把答案落脚到C选项。
    例5、(2011年春季联考福建37题)微软前技术总监纳森·梅尔沃德2001年组建“智力风险”公司,雇用一群最聪明的人______生产技术专利,迄今已申请了价值8000万美元的专利。这证明“想法”并不______,到处都是,我们以为发明所必须具备的天才、专心、灵感和机缘巧合并不是______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集体  虚幻  千载难逢  B、合作  遥远  遥不可及
    C、批量  稀罕  必不可少  D、专门  离奇  不可替代
    参考解析:第二空后有到处都是,表明并不少,很多,所以稀罕一词更好;第三空前信息为“以为发明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并不是如何”,应填“必须具备”之意,所以必不可少更符合文意。
    虽不能一一列举,但通过上述例题可知,逻辑填空题其实并不要求对所有词语都能把握到位,很多时候,只要找到一个突破口,通过一个空、一个词语就可以“秒杀”该题,迅速得出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 09:31 , Processed in 0.070654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