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二、根据联项定答案
与量项一致,三段论中联项也有规律:“是”+“是”→“是”;“是”+“不是”→“不是”。即如果两个前提中的联项均为“是“,那么结论中的联项必定为“是”;如果前提中的联项一个为“是”,一个为“不是”,则结论必定为“不是”。
【例2】有些理论是很抽象的理论,因此,有些抽象的理论不好懂。为了使这个推理正确,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 有些理论不好懂
B. 所有不好懂的都是理论
C. 所有理论都不好懂
D. 所有理论都很好懂
【中公解析】答案选C。首先,根据题干可知,前提与结论的量项均为“有些”,故补充的前提量项应为“所有”,排除A、B。其次,前提的联项为“是”,结论的联项为“不是”,故补充前提的联项应为否定的“不是”,排除D,选C。
技巧三、根据概念定答案
每一个三段论中都必定含有三个概念(如“所有A是B+所有B是C→所有A是C”中A、B、C便是概念)。在前提型中题目中,三个概念在已知条件中已经全部出现,有其他概念出现的选项均不对。
【例3】张教授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委员会委员,所以网上批评他学术不端行为的帖子不可能是真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上述推断才是必然可靠的?
A. 该委员会的委员在人选之前都经过严格审查
B. 网络上的言论是不可靠的,且批评的帖子没有署真名
C. 该委员会的委员从来没有人被指责有学术不端行为
D. 凡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委员会的委员都不会有学术不端行为
【中公解析】答案选D。题干中出现的三个概念分别为张教授、委员会委员、学术不端。其中张教授出现了两次(第二次以“他”的形式出现)。故正确选项应该是包含委员会委员和学术不端两个概念的选项,A、B两项的概念不符合,排除;C项的概念是被指责,不属于事实,因此也排除。故答案选D。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们对以上技巧进行多次练习,熟能生巧,一定可以将这类题目的分数顺利拿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