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9|回复: 0

申论热点分析:“乡土文化”新时期下的传承和发展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5 11: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背景链接】
2015年12月,四川省统计局对成都、绵阳等9个城市进城务工人员调查显示,53.8%的受访者不愿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
当前,全国城镇化率已接近55%,但户籍人口城镇化不足4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就是要着力打破农民进城的种种体制障碍,让他们真正在城市“安家落户”。
【综合分析】
从经济角度分析,农民工不愿农转非是由于:
一是觉得城市生活成本高,尤其是买不起房;
二是不愿放弃农村的土地承包权;
三是认为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差别不大;
四是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撑。
可见,53.8%的进城务工人员,不愿“农转非”,既想在城市落户,又不愿意放弃农村户籍,这是一种纠结的心态,也是他们内心情感的真实反应。一方面,他们难舍故土情结,视农村为自己的“根据地”;另一方面,他们“挺进”城市,竭力占领属于自己的一块“阵地”,一旦“阵地”失守,便返回“根据地”,重新过上“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虽然日子清贫,却有地可耕,温饱无恙。
文化融入是影响“农转非”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对策措施】
引导农民工“农转非”是一个系统工程,有赖于打“组合拳”。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工进城落户的后顾之忧;加快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农业;鼓励城市房产商降价“去库存”,让部分农民工买得起房等等。要保障这些“组合拳”切实有效,最为关键的是要促进一二三四线城市的均衡发展。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考虑到乡土文化的一些特点,更加注重人的交流和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 08:56 , Processed in 0.071954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