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5|回复: 0

2015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寻找最佳立意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5 10: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申论考试中的作文题往往是考生最为头疼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知道如何下手,在了解了一些理论后又往往会矫枉过正,死死地“盯住”理论不放,写出来的文章千人一面,大大影响了最终的分数。事实上,考生在此过程中忽略的是文章的立意,要知道,立意才是通篇文章的灵魂,只有在立意符合命题人意图的基础上充实“血肉”,才能使文章更有个性,得分相应也会更高。接下来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就为考生分析文章立意的两点要求。
一、立意要集中并且正确
申论文章只能有一个总论点,这是毋庸置疑的。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一定会围绕着一个核心的话题去进行探讨。比如买房子这件事,你觉得买个80平左右的就够了,能够满足一家人的居住需求,可你的朋友可能会认为要100平以上才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利用。这个时候你们是围绕一个核心话题在探讨,就是“买房子”。要是你在说“买房子”该如何如何,而你的朋友却在说“买车子”云云,你们之间恐怕就没什么可聊的了。
申论命题也是如此,阅卷人依据评分标准,一旦发现你的立意与命题意图不符,得分自然就低。因此,我们在进行文章写作时,核心话题只能有一个,而且要紧贴材料,挖掘命题人意图,这样才能符合标准。
二、立意要深刻
给定材料好比是大地,立意是埋在地下的黄金和石油,只有向下挖才能找到金矿,打出石油。对于给定材料我们一定要深入挖掘,看得越透彻,立意也就越准确,文章拿高分的关键也就在此。
考生不能就材料中的案例去论案例,就材料里的对策去论对策,这样显得没有高度、深度,更浅显地来说,“没水平”。命题人给出材料是供分析的,考生需须要分析案例的本质,材料的关系,才能确定命题人背后的意图。例如2013年国考副省级真题,材料中多处出现了我们现在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保护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而且在开头和结尾都体现出一个重要的信息: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是民族精神,这样综合来看其实命题人想说的就是:对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因为其传承着民族精神。
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希望以上两点对考生在文章写作备考上有所帮助。

更多申论作文高分技巧请见中公申论频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 22:29 , Processed in 0.060824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