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0|回复: 0

2015国考申论作文高分冲刺半月谈:三种常见写作方式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5 10: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文章就像盖房子,立好纲、定好框子,在设计好的布局内将各种材料排列组合,砌墙筑体,最后粉饰装修,一篇文章就会成型。从基本的写作思路来说,申论文章的议论文写作有三种常见方式:
第一种是模板化写作。使用预制模板,一般是由中公教育老师或中公教材提供的,也有的是自己摸索的,给出通用的文章模板,指示每一部分的写法——标题怎么写,单标题还是双标题,正文分几段,4段还是6段,5段还是7段,开头结尾有哪些成分、论据和语言有哪些素材,论证方法有哪些,事先储备一些,根据几种不同的出题可能,设计几种对应的套路。虽然阅卷人在否定模板套路,强调要给模板化文章打低分;但申论文章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套路程式,要符合论证的程序,不按套路写反而违反程序,无法清楚地说明问题。因此,模板是客观存在的,只是运用的方式、发挥的水平不同,发挥好、运用得当,文章的各个部分浑然天成,跟没有按套路写的优秀文章殊途同归,比不按套路写作的一个优势在于速度——就像模块化盖楼,利用模板写作速度更快,使文章有效成型、事半功倍。所以,参考模板写文章适合写作经验不足、时间紧张的考生,预先储备模板、背诵范文是一种有效的文章备考方案。但模板化写作的本质是在模板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发挥,模板是基础,发挥是关键,如果没有发挥或发挥不当,那么造成的文章效果就会千篇一律、味同嚼蜡。既要按图纸盖房子,又要盖出有个性的房子,又避免盖出习近平否定的“秋裤门”、“铜钱楼”那种不合规范、奇形怪状的房子,这是写文章需须注意的。
第二种是积累式写作。经过长期积累、充分准备,大量搜集材料,对论题进行深入研究思考和分析,成熟了之后按照想好的论点、结构和搜集好的材料写出文章。所谓厚积薄发,在充分准备基础上写出的文章往往比较厚实,立论严谨,材料能支持观点,有充足的说服力。如果考的是自己长期关注、跟踪学习的热点,积累的厚度可以支持“厚积薄发”;但在考场上,时间紧张,面对陌生的问题,往往只能做到“大体”地分析思考、“大体”地运用材料,写作时要按题出发、因题制宜,综合考虑到议论文应有的元素,不缺味少料,让文章完整、有料。
第三种是即兴写作。遇到感兴趣的题材,在灵感的触发下,抓住自己灵机一动的想法与材料、问题之间的联系点,顺势展开,以感悟到的思想为骨干,补充材料、充实观点,添枝加叶,一次成型。这种写作方式形成思路快、立论快、组织材料快,抓住了想法马上就从材料中去寻找依据,支持自己自圆其说,效率很高;但写作者要么悟心高,要么机遇巧,能够有效在材料和思想之间擦出火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时对问题的感悟和写作敏感的培养,适合基础好的考生,难以适用于多数考生。这种写法对考生的主要启示在于:考场上要重视自己的灵感,相信自己对题目第一时间的理解和感悟,在一个想法的激发下源源不断地补充新想法,从方方面面把它充实起来,扩展成文,这样会很大程度上提高文章写作的效率;如果不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翻来覆去烙饼式地更换自己的思路,多变的想法往往会造成论点和内容迟迟定不下来,时间白白流逝,最终导致文章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4 23:01 , Processed in 0.059296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