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8|回复: 0

2014选调生行测高分秘笈:这些标点符号竟然能解题?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4 23: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选调生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纵观近几年的选调生考试真题,这一部分考查的能力以及考查的题型、题量逐步规范并趋于稳定。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中,标点符号也能帮助考生解题,说起标点符号,大家并不陌生,它们是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的符号。在行测的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中,标点符号却常常被考生忽视。其实,它们已不仅仅是一种符号,而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有效的解题。下面中公教育行测网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标点符号,看看如何运用标点符号巧妙解题的。
题目中经常出现的标点符号有冒号、破折号、括号、问号、双引号、分号、顿号等。具体作用如下:
1. 冒号、破折号、括号:解释说明
2. 问号:设问引出下文;反问加强语气;一般疑问,表达不确定性
3. 双引号:援引观点;强调;反语,一般褒义贬用
4. 分号、顿号:表示并列关系
一、表示解释说明的标点符号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冒号(:)、破折号(—)是用来表示解释说明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两种标点符号的作用巧妙解题。
例:解决城市交通可以尝试一种新机制:公交因为承担着为低收入者、环保人士等提供社会公益性服务的职能,由政府购买公交服务,低价提供给公众; 个体自行车出行或纳入到政府购买体系,或推行自行车优先措施;出租车因为价格的高低并不会影响需求者对出租车这种出行方式的选择,所以自然由开放的竞争市场来提供相应服务;对小汽车的使用者可以征收道路使用费,使交通拥堵的外部性内化。这种机制的实施,还要求有配套措施:比如完善公交优先基础设施、鼓励拼车行为、恢复或建设自行车道、制定针对绿色出行的政策法规,引导和鼓励绿色出行方式等。
对文中的“新机制”最恰当的概括是(  )。
A. “主体—配套”机制
B. “多元—环保”机制
C. “保障—市场”机制
D. “公平—高效”机制
这是一道词句理解题,我们发现“新机制”后面有冒号对它进行解释,那我们要得出答案就得对冒号后面的句子合理的理解并进行归纳,后面四个分句都提到了价格问题,“低价提供给公众、纳入到政府购买体系、价格的高低、征收道路使用费”,因此我们全面概括必须与市场有关,故选择C。而A项的“配套”、 B项的“环保”、D项的公平-高效,并不是冒号后面四个分句的全面概括,予以排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4 11:01 , Processed in 0.075622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