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8|回复: 0

时政热评:警惕“宣传片冲动”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4 03: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路狂奔的天价宣传片,暴露出公共财政投资监督制约的某些环节缺位,也反映出当下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宣传片冲动”问题,值得重视
铁道部的形象宣传片事件逐渐浮出水面。据披露,总计1850万元的投资中,实际制作费用(含税)也就六七百万元,700余万元被人拿了回扣。铁道部日前也证实,涉宣传片相关负责人已被立案调查。
700多万元的投资流向不明,暴露出公共财政投资监督制约的某些环节缺位,反映出的当下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宣传片冲动”问题,值得重视。
近年来,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纷纷引入企业形象片的营销模式。从忽视宣传到重视形象展示,是主动传播的一种姿态。事实上,一部优秀的形象宣传片无异于一张精彩名片,短短几分钟短片就可以向公众展示实力、塑造形象,增强知名度尤其是美誉度。然而,在这股“宣传片热”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警惕的现象:一些欠发达地区教师工资久拖难以解决,拍宣传片倒很痛快;明明小成本就能制作精美,却偏要迷信大导演、大明星的“大制作”;打着领导重视宣传片的旗号,虚构名目虚开账目,天价开支不受约束。
按说,确保每一笔财政资金都能花在“刀刃”上,可以依靠强有力的预决算监督机制。但一方面,我国目前公共财政的约束力还有软肋,另一方面,少数地方和部门不受约束就拍板。于是,当“冲动”遭遇“软肋”,政府的预决算不但可能被浪费,还可能给寻租者留下空间。而打着给地方、部门树形象的正当理由,也使得违规违法行为更具隐蔽性,其危害也更大。欣慰的是,审计部门牢牢把关,一纸报告“拔出萝卜带出泥”,履行了其作为公共财政监督重要环节的法定职责,也让这部天价宣传片的投资成本核算及其运行细节浮出水面。无论是“糊涂账”还是其他什么账,教训都极为深刻。
近年来,中央部委、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三公经费的公开力度,然而,公务宣传片的经费使用情况却往往在视线之外。这提醒我们,只有建立起更健全、更严格的公共财政投资监督机制,只有树立起“最好的形象宣传是实干实绩”,才有可能遏制这种不健康的冲动,堵住公共财政的漏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30 14:05 , Processed in 0.067849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