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0|回复: 0

历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特点分析及2015命题趋势预测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4 03: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考生已经在着手准备2015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为了帮助考生全面掌握申论考试信息,深入了解考试的出题情况及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把握备考方向、提高备考效率,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梳理了2010—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特点,并对命题趋势进行了预测。
一、申论特点分析
(一)申论主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位一体”,即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申论主题的考查涉及方方面面,但不会脱离这五大方向。从近几年四川省申论主题来看,其涵盖了五大领域,且以社会领域为主,偏向同其他领域结合,组成复合主题。
2010—2014年四川省申论主题、归属领域一览表

20150327024952855.png

20150327024952855.png

【中公解析】
纵观2010—2014五年来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的材料、主题、题目针对性都越来越强,无论是题目类型还是结构都趋向成熟,对考生而言价值丰富。从上表可以看出,四川公务员考试偏重于对社会领域的考查,近几年的申论真题大部分都涉及了社会领域。但是也偏向于多领域复合考查形式,针对某个社会问题分别从社会、经济或生态等多个角度组合考查,虽然个别年份本省色彩较为浓厚(2013年下半年四川省考申论试卷以雅安地震为载体彰显小人物精神),但题材内容较为广泛,如2012年上半年,四川省考申论考查了生态领域,且涉及社会领域焦点话题,如活熊取胆事件、虐猫事件等;2013年上半年的新时代工人力量主题和2011年上半年的全国人口普查主题则涉及了社会和经济领域。这就需要考生全面认识问题,而且要多关注社会热点话题。
(二)给定材料
1.形式多样、事理结合
随着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的不断改革发展,申论材料也表现出多样性。根据材料的性质和表现特点,可以把材料归结为事件阐述型、政策文件型、理论分析型、采访记录型和数据列举型五种。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懂得区分这些材料类型,学会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提炼作答要点。
作为申论的载体,申论材料不会一味讲故事,也不会一味阐述道理,而是巧妙地将事例与分析结合起来,将所要表达的观点穿插在事例中。分析的类型可以是政府文件、国家政策、权威评论,也可以是作者自身的观点或呼吁。这种事例与分析材料的融合方式,让材料既富有理论高度,又有血有肉、丰满完整。
2.贴近生活,时效性强
申论考试的材料中有很多案例、事件和现象素材贴近生活,有较强的时效性。从发生、引起关注到进入命题,时间不会太长,通常在半年到一年间。如2014年上半年四川申论资料中“2013年11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
3回避本省案例,取材广泛
四川省考申论的给定材料一般不直接就本地的问题进行讨论,其选取的材料方向与国家公务员考试类似,都是从宏观上针对某个或某些问题展开讨论。比如2014年上半年四川省考申论测查的“大气污染治理”主题,在材料中谈到了PM2.5的危害、全国机动车污染排放状况、大范围雾霾天气、T市以多种措施治理大气污染、倡导开展无车日、政府提出向污染宣战等,涉及大气污染治理的各个角度。又如2013年上半年四川省考申论测查的“新时代工人力量”主题,在材料中谈到了“制造业”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劳动力短缺、新时代工人特点等,涉及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这在题目要求中也能体现出来。在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的题目要求中,很少出现“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对我省××发展的建议”之类的话语。
(三)题目类型——五大题型为主
四川申论题型总体特点是稳中有变,但并没有脱离申论考试的一贯题型,还是以归纳概括类试题、综合分析类试题、提出对策类试题、应用文写作类试题和文章论述类试题为主。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围绕这五大题型进行训练,将其放于同等地位,切不可有所“偏科”,越是自己不熟悉的题型,越要加强训练,这样才能保证复习的全面性,从而在真正的考试中发挥自如,脱颖而出。
二、命题趋势预测
(一)题量稳定
四川省考申论自2010年至2014年中除了2011年上半年考了四道题外一直采用三题模式,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四川省考申论题量仍将以三题模式为考查趋势。
(二)题型全面
近几年的四川省考申论真题全面涵盖了申论五大题型: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应用文写作题和文章论述题。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全面备考五大题型,以做到有备无患。
(三)主题可重复,思维要发散
申论的主题并不是那么“单纯”和“专一”,而是在同一话题的不同角度上呈现多样性。就四川省考申论主题而言,自身重复性较少,但是并不回避与国家和其他省份重复,比如2014年上半年四川省考申论考查的“大气污染治理”与2014年天津市考申论考查的“烟花爆竹燃放争议”有重复之处,都涉及“大气污染”,但考查角度和侧重点不同。由此可见,同一方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查,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中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从某一问题出发,尽可能向多个方面引申和思考,掌握了各个角度的思路,才能沉稳应对千变万化的申论主题。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中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可以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从某一问题出发,尽可能向多个方面引申和思考,掌握了多个角度的思维,才能沉稳应对千变万化的申论主题。
万变不离其宗,对于申论考试,只要考生认真研究历年真题的变化,总结归纳其命题规律及发展趋势,找到科学有效的备考方法,就一定能够赢得考试的最终胜利。最后,中公教育祝愿广大考生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更多申论备考技巧请见中公申论频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6 15:05 , Processed in 0.098221 second(s), 1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