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历年真题  阅读资料  申论批改  图书增值  协议班专区  前置课程  在线模考  在线测评    名师  讲座  视频  专题  问答  论坛  微博  博客  周刊  杂志  更多
北京  山东  浙江  江苏  湖南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四川  广东  天津  云南  湖北  河南  福建
安徽  河北  重庆  江西  陕西  贵州  青海  内蒙古  宁夏  新疆  广西  甘肃  山西  海南  西藏  全部

全国客服电话400-6300-999

全国咨询QQ
4006300999

首页 > 招考 > 招考信息
招考信息

河北省公安机关2008年招录公务员(人民警察)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来源:河北省公安厅     时间:2008-05-07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公网,offcn.com

河北省公安机关08年招录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是由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的、用于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 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考试;是根据公务员职业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针对所有报考者进行的考试;通过测查报考者从事公务员职业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达到对报考群体初步筛选的目的。公共科目考试结束后,将从考试合格的报考者中,按照一定比例择优组织进行下个程序的选拔。

河北省公安机关招录公务员(人民警察)公共科目考试,就是按照其以上性质和目标所进行的考试。考前不指定考试参考书,不举办也不委托其他单位和个人举办任何形式的培训班。本考试大纲供考生了解考试的基本形式和有关要求,以利于报考者发挥自己的真实能力和水平,仅供参考。因此,请考生不要把精力用在猜题、押题上。

一、考试科目

公共科目考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个科目。

二、考试方式

公共科目考试采取闭卷笔试方式。

三、试卷内容、结构及题型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主要测查报考者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潜能。试卷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等五个部分,全部为四选一的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察报考者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等。一般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要求考生选出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项。

例题:我国是桂花的故乡,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早在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中就曾多次出现"桂舟"、"桂酒"等词,这是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陕西省勉县城南定军山武侯墓前有两株桂花,相传栽种于汉代,已有1700多年历史,人们称它们为"汉桂"。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A.桂花早在1700多年前就被引入我国

B.桂花多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种植

C."汉桂"是最早入诗的桂树

D.《九歌》是我国最早的诗词

(解答:B)

又例如:

一个治学严谨的大学,开办一个专业非常 ,不仅要考虑专业的成熟程度,还要看本校有无学科优势,有无财政能力支持这一学科的长期发展。

A.严格 B.在行 C.前瞻 D.慎重

(解答:D)

第二部分: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重点测查报考者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计算和判断推理的能力。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题型。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 3, 5, 7, 9, ( )

A.7 B.8 C.11 D.13

解答:正确答案是11。原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故应选C。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道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利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出结果。

例题:甲、乙两地相距42公里,A、B两人分别同时从甲乙两地步行出发,相向而行,A的步行速度为3公里/小时,B的步行速度为4公里/小时,问A、B步行几小时后相遇?

A.3 B.4 C.5 D.6

解答:正确答案为D。你只要把A、B两人的步行速度相加,然后被甲、乙两地间距离相除即可得出答案。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主要考察报考者逻辑推理判断能力,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的题目: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认真观察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例题:

在例题中,黑点在正方形中顺时针移动。在第5个图形中,应该正好移动到左上角。因此,正确答案是B。

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例题:

健康:指一个人智力正常,行为合乎情理,能够适应正常工作、社会交往或者学习,能够抵御一般疾病。根据健康的定义,下列属于健康的是:

A.大学教授老李,虽然五十多岁但工作起来仍然精力充沛,在今年春天患流感

B.张婶十九岁的儿子肖聪,读书十一年还是小学二年级水平,但是从小到大没生过什么大病,体力活可以干得很好

C.小胡硕士毕业后,工作表现一直很优秀。自一次事故后,当工作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就会精神失常

D.小刘身体很好,工作非常努力,但是很多同事说他古怪,不愿与其交往

解答: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三种题型:类比推理。给出一对相关的词,然后要求报考者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例题:义工:职员

A.球迷:球员 B.学生:老师

C.初学者:生手 D.志愿者:雇员

解答:志愿者与义工、雇员与职员词义相同,故正确答案为D。

第四种题型: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最恰当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例题:彭平是一个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欣是一位数学家。其实,所有的计算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我们知道,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着计算机编程专家。据此,我们可以认为:

A.彭平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B.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C.姚欣并不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

D.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

解答:观察A、B、C、D四个选项,似乎都有一定道理。只有结论D是由陈述"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直接推出来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设和补充而得出的结论,因此,D是正确答案。

第四部分: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侧重测查报考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涉及宪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

例题: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A.**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省人才市场管理暂行条例》

B.**省人事厅颁布的《**省人才流动管理暂行办法》

C.**省人民政府制定的《**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D.**省人事厅转发人事部制定的《公务员录用面试考官管理暂行办法》

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的规定,正确答案为A。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着重考察报考者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2003年第一季度五城市GDP情况图

例题:根据所给图回答问题:

1.2003年第一季度GDP总量和增速均居同一位的城市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答:C)

2.下列哪个组合的陈述是正确的?

Ⅰ.2003年第一季度五个城市的GDP总量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Ⅱ.2003年第一季度广州的经济总量首次超过了北京

Ⅲ.2002年同期重庆的GDP总量也是第五位

A.Ⅰ B.Ⅰ和Ⅲ C.Ⅰ和Ⅱ D.Ⅰ、Ⅱ和Ⅲ

(解答:A)

(二)申论

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四、考试要求

公共科目考试要求考生认真阅读给定资料,并按题目要求进行作答,作答要求如下: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务必携带的文具有:签字笔或钢笔(最好为黑色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要求考生必须用2B铅笔在机读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题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无效。

(二)申论

务必携带的文具有:签字笔或钢笔(最好为黑色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答案作答在指定位置上,在非指定位置作答的一律无效。

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施测程序

(一)施测须知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全部为选择题。测试材料分为两部分:试题本和答题卡。考生阅读试题本上的试题,然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下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详见示例),不得在试题本上做任何记号。考后,答题卡通过光电阅读机由计算机统一阅卷计分,因此,参加考试时,考生务必准备好两支2B铅笔和一块橡皮。

(二)施测方法简述

测验开始后,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监考老师向考生宣布考场要求。

2、监考人员发给每位考生一页答题卡,给考生约两分钟时间按规定要求在答题卡上填涂自己的姓名和考号。

3、监考人员发给每位考生一个试题本。先给考生两分钟时间阅读题本第一页上的内容。第一页上的内容是"考试注意事项",考生应该仔细阅读每一项要求并遵照去做。读完这一页内容后,考生应等候监考人员的指示,不要向后翻页,否则,会影响成绩。待考试正式开始后,方可看题、作题。

4、共给考生90分钟的做答时间,每一部分试题都标出了参考时限,以帮助考生分配好答题时间。在试题中可能有一些是很容易的,但任何人都很难答对所有的题目。因此考生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太久,遇到不会作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待做完了那些容易的题目后,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否则,考生可能没有时间去答后面的题目,而这些题目对考生来说可能更容易些。所有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5、监考老师宣布考试结束,考生应立即放下笔,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然后离开考场。若发现考生带走了试题本或有抄录试题现象,将取消其考试资格。

(三)答题卡填涂方法

由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通过光电阅读机和计算机来阅读评分的,所以要求考生非常仔细地按规定要求在答题卡上填涂好个人信息(姓名、考号及报考部门)和所选答案。其基本要求是:

1、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在姓名、报考部门栏填好本人姓名和报考部门,并在准考证号一栏的11个空白方框中,填上本人准考证上的准考证号(11位数)。

2、对应准考证号的每位数,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栏中相应方括号内的数字涂黑,注意不要将准考证号里的1填涂成0;答题时,则用2B铅笔将各题的所选项(其他项不得作任何记号)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不要涂到框外。

3、不要用钢笔、圆珠笔、签字笔等涂选项。

4、修改须用橡皮彻底擦净。要保持答题卡整洁,不得做任何其他记号。

5、不得折叠答题卡。

样例:下面给出一个与正式考试时所用机读答题卡相似的样例(将试题数略为10题,仅做示意)供参考(略)。

河北省人事厅 河北省公安厅

2008年5月7日

中公网,offcn.com


责任编辑:huxue  

相关链接:
  • ·
  • ·
  • ·
  • ·
  • ·
热门课程
备考指导 更多>>
最新资讯 更多>>
政策法规 更多>>
职位职能介绍 更多>>
新手入门 更多>>
报名流程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