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 发表于 2016-6-23 15:45:39

2009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

>>> 2009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09年江西省录用公务员考试
《申论》试卷
参考答案

(一)请概括给定资料反映的民生问题。(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准确、有条理,不必形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就业是民生之本。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外需环境恶化,由部分企业“倒闭潮”引发的农民工“失业潮”愈演愈烈,并引发连锁反应,使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同时,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导致待业绝对人数上升,就业成为我国面临的首要民生问题。
分配是民生之源。收入分配不公是持续困扰我国的一大体制痼疾,目前收入分配差距呈“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之势,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和居民消费。
教育是民生之基。由于教育改革的方向偏差,导致部分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适龄人口“受教育难”。
保障是民生之安。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措施不够配套,历史欠帐多,导致部分群众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缺乏安全感,无力或不敢消费。
(二)在资料12中,某公司董事长豪情满怀地说:“有了返乡农民工的加盟,就不愁没人帮我养兔了!”请结合董事长的这句话,就农民工“提前返乡”现象进行分析及评论。(15分)
要求:观点明确,针对性强,语言精练,言之成理,不超过300字。
江西有农村外出务工人员680余万人,受金融危机影响,提前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已达30余万。农民工提前返乡给当地带来了压力,但是某公司董事长欢迎农民工回乡养兔的话,却预示了一条解决返乡农民工安置问题的出路:农民工在沿海地区工作,有技术、有经验,不仅不是家乡的包袱,而且是一笔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各地政府应重视某兔肉加工企业扶持返乡农民工发展养兔专业户的做法,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落实务工人员返乡报告制度,切实开展送岗进村、送培训下乡活动。特别要重视为农民工提供信息和培训支持,在企业和农民工之间牵线搭桥,通过扶持农民工创业和就业,带动周围群众致富,把蕴藏在农民工身上的创造力和生产力释放出来,推动富民强省的进程。
(三)阅读给定资料,面对金融“海啸”,在转“危”为“机”的过程中,如何解决好民生问题,请谈谈你的建议和对策。(25分)
要求:有条理性、针对性、操作性,见解全面、深刻,不超过500字。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解决好民生问题,应把改善民生与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结合起来,在转“危”为“机”的过程中,保障民生需求。首先,要保证扩大内需资金的正确使用方向,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把改善民生作为投资的优先领域,安排资金,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解决学校校舍和基础设施落后问题,对贫困学生就读进行补助。支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推进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其次,要突出抓好就业工作,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当前各级政府要把促进就业摆在各项民生任务的首位,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待业人群就业。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待业人员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在急需人才和劳动力的地区、单位和待业人群之间做好双向服务,促进待业人员就业,扶持其自主创业。最后,要重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弥补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大力加强农村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扩大覆盖面,在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的同时,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围绕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深入思考,写一篇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的文章。(40分)
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语言流畅,言之成理,字数1000-1200。
参考例文
解决民生历史欠帐正当时
               ——谈应对金融危机与政府改善民生的作为
一场金融危机如海啸般袭来,给各级政府造成了空前压力,也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民生问题。“祸兮,福之所倚。”古人的名言揭示了危机与转机的辩证关系,悲观的人才会面对危机空自兴叹,明智者却总是善于从危机中发现并把握转机。
无须讳言,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外需减弱引发了中小企业“倒闭潮”,进而导致农民工“返乡潮”,各级政府领导办公桌上本已理不尽的民生案卷,又增加了一摞新的难题。党中央和国务院强调始终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是群众利益的集中体现,改善民生就是解决人民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改善民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政府践行庄严承诺的具体体现。正如安南等西方政要所指出的,在当前的危机环境中,弱者是最需要关怀的。政府难,百姓更难。越是困难的局面,越是需要政府向百姓雪中送炭。
当前形势下,改善民生,不仅是政府帮助群众共渡难关的现实需要,也是偿还历史欠帐、为未来打下基础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过于悬殊的城乡差距,导致蕴含巨大潜力的农村市场迟迟难以启动;由于改革方向、制度设计和配套措施的偏差与缺失,中低收入群众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住房难普遍存在,群众没钱花、有钱不敢花成为启动内需的最大障碍;同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长期滞后,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构成了“瓶颈”。这些在过去由于资金有限、政府要保障的领域方方面面,一时无力很好地解决;国家为应对危机,推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新增投资4万亿元,为各级政府提供了充足的底气,开启了弥补历史欠帐的时间窗口——改善民生此其时也!
在特殊时期改善民生,既要解决现实问题,又要注重解决历史问题;既要满足当前的迫切需要,又要注重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注入后劲。首先,要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把改善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优先投资领域,安排资金,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解决学校校舍和基础设施落后问题,资助贫困学生接受教育。支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解决低收入人口的社保和住房问题,消除其后顾之忧。其次,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要把促进就业摆在各项民生任务的首位,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广开渠道、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待业人群就业。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待业人员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在急需人才和劳动力的地区、单位和待业人群之间做好双向服务,促进待业人员就业,扶持其自主创业。最后,要重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大力加强农村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弥补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为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要方向正确、措施得当,把中央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在保民生、纾民困的同时,势必还能做到转“危”为“机”,使经济社会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境界;而得到民生实惠的百姓,也必将更愿与政府站在一起,共克时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9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