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 发表于 2016-6-23 15:45:32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36)

一、注意事项
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作答参考时间:阅读材料20分钟,作答70分钟。
请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材料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材料
1、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富人的孩子从头到脚一身名牌“武装”,腰间别着手机进课堂,张口就是“老爸有的是钱!”一副财气凌人的架势。为什么一些勇于拼搏的富人却培养了挥霍无度、不知进取的下一代呢?这些富人的子女教育究竟怎么了?如果有一天为他们“遮风挡雨”的大树不见了,他们该何去何从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教授杨韶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多数富人自身是很勤奋的,他们将个人的主要心思放在事业的不断冲刺上,而花在家庭的精力则相对受到牵制,对孩子的教育主要通过物质手段奖励。
2、有个盐城的学生,父亲是一个建筑包工头,常年在北京工作,妈妈独立经营一家蛋糕房。作为独生子,父母对他的宠爱可想而知,在儿子的教育上从来不惜花大血本,只要是广告中热销的学习方面的东西,在他的卧室里总能找到,可买回的电脑、电子辞典等却是用于打游戏。眼看儿子就要去外地上学,父母却始终放不下心。最后,母亲打算结束红火的蛋糕房生意,去陪“公子”读书,
3、杨韶刚表示,父母对子女生活的过分介入,导致大部分富人子女较普通人更缺乏受挫的经历。由于有了父母的庇护,他们的生活不会遇到重大的挫折,当他们长大成人走上社会后,面对重大挑战完全没有应变能力,承受不了挫折,便会引发许多心理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吃苦教育、受挫教育跟不上。”杨韶刚告诉记者:“父母要教育子女财富是靠辛苦拼搏得来的,他们要过上好的生活就得自己打拼。孩子高中之前最好不要给他零花钱,如果是确有必要的花费可以跟父母要。父母必须让孩子明白家庭的富有不代表他们可以挥霍无度,财富要靠自己的劳动获取”。
4、欧洲金融世家罗斯柴尔德的儿子拉斐尔继承了几十亿美元的巨额遗产,从此便沉湎于灯红酒绿的生活之中,最后因吸毒过量横尸于纽约街头,年仅23岁。
5、杨韶刚指出,有的富人本身就很奢侈,挥霍无度,花天酒地。而有些孩子从小就陪着父母出席各种应酬宴会,长期耳濡目染就形成了奢侈挥霍的习惯。父母要注意不应让小孩过早涉足这样的场合。他指出,作为富人,不论父母还是子女都应有一种良好的事业追求,应该形成有生命意义的价值观、人生观,这对一个人就将终身受益。
6、富人虽然只是社会的一小部分,但是他们掌握着巨大的财富和社会资源,而他们的子女也因此站在比普通人更高的起点上,享受着优良的社会资源;他们能上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富人子女都能继续父辈的辉煌,虽然有些人借助父辈的力量迅速成长,成为社会中的新兴精英阶层,但也有不少人成为败家子。对此,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专家邹农俭教授认为,现代社会的阶层流动性极大,竞争激烈,富人子女能否继承父业,关键还是要靠个人努力。
7、有的富人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他认为:这些影响不是在于金钱、房产,而是在智力、教育等方面。一方面,富人阶层的社会精英意识可以让孩子从小接受熏陶。很多富豪都是白手起家,靠奋斗成就事业的,他们过人的智力和毅力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中,教育对人的筛选比较强。有经济实力的人可以让其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譬如请家庭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班、出国留学等等。然而,并不是所有富人的子女都能继承父业,由于教育不当等种种原因,很多富家公子、小姐养成了娇纵、大手大脚等坏习惯,这些孩子不是财产的继承者,而易成为家族财富的败家子。所以,富人子女教育万其显得重要,教育不好便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8、很大一部分富人子女都将接受社会残酷竞争的挑战。邹教授指出:“因为有钱,富人子女总是能进一流的学校,但是他们的个人能力却并非已经达到一流,因此,一旦进入社会,如果遇到残酷的竞争,就有可能暴露出自己的弱点,会一败涂地。即便父辈留下了再丰厚的财产,竞争失败也会让家财散尽。所以,富人子女不应有养尊处优的优越感,在社会竞争的浪潮中,有能力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9、“温州老板花五十万元给孩子请家教”的新闻最近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谈资之一,企业家子女教育的话题也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5年夏天,温州和上海的天气都是出奇的热。然而对于两地来回跑的厉女士来说,天气的闷热远远比不上前些日子心里急出来的火气。自从女儿放暑假以来,她就一直在上海和温州两地来回奔波。她急着要为即将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在上海物色一所好学校,以便在新学期开学后女儿能顺利地踏进新的校门,接受上海这座大都市新的教育方式。厉女士的太夫在温州有自己的企业,而且最近几年发展颇为顺利,事业版图在国内其他城市不断扩大。殷实的家底给也他们为女儿描绘声绘色未来图景的基础。女儿二年级学期一结束,厉女士就把女儿从温州接到了上海。接到上海之前,厉女士在上海到处看房子,几个月下来终于买到了称心如意的房产,“房子有了,以后女儿读书就方便多了”,说起为何执意要让女儿到上海读书,厉女士的理由很充分:“温州虽然也有不少所学校,但是上海毕竟是国际大都市,学习的氛围肯定要好得多,别的不说,上海地铁站的屏幕里都有显示英语,连坐地铁都可以学英语,这样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是其他很多城市没法比的,如果学校真的很理想,让我们花10万元都愿意。”根据厉女士为女儿做的规划,来上海读书只是向目标迈出的第一步,“等女儿初中毕业后,我们还打算把她送到国外去,扩大她的视野。我们希望女儿成为一个快乐健康有气质的女孩。”
10、在温州的企业家圈子里,将孩子送到外地甚至是国外念书并不稀奇,更有企业家为了子女的教育不惜一掷万金,当媒体转出温州有企业家欲花50多万元为孩子请家教时,有人并不以为然:这算什么,据我所知有些企业家为孩子能进重点中学,付出的代价高达数百万元呢。记者曾经在温州50位老板中进行过一次有关子女的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经营者对自己受教孩子的教育情况都非常在意,其中有54%的企业的孩子就读于本市名校;14%的企业家将孩子送到外地名校就读;有6%的企业家把子女送到国外学习。
11、小黄的父亲曾是温州房地产大亨。2000年小黄中考失利,离温州重点中学分数线相差甚远,这对于一直期望他进市重点中学的父亲来说很是失望。因为他一直希望小黄能进入市区最好的中学,因为名校里不仅有学习优秀的学生,同时也不不乏出身名门望族的富家子弟,如果孩子能进入重点中学,不仅能享受到比较优质的教育,同时还能结识一些背景相当的朋友,可以为以后进入社会提前建好关系网络。最后,小黄如愿进入了温州市的重点中学,不过成绩一直不甚理想。高中毕业后,其父又将他送往加拿大“镀金”。几年下来,其父花在小黄身上的教育投资高达数百万元。
12、在上海读书的虞闻每年要花掉父母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从小到大,虞闻对自己的前途就没怎么担忧过,因为父亲的事业一直以来发展得都比较顺利,这多少给了他一些底气。前年高考结束后,虞闻如愿以偿地被送到了上海学习服装设计。“学校一学期学费起码是5-7万元,这还不包括生活费、社会实践费用等,这些费用加起来一个学期起码要十来万元”。“送孩子到外地甚至国外读书代价当然大了,孩子在国外一个学期的学费至少20多万元。”至于为何要一掷万金为孩子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温州服装行业的一位企业家道出了很多和他有类似想法的家长的心里话:“我小时候受条件限制没有接受过很好的教育,吃过这个苦头。所以现在只要条件允许我就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让他进好的学校,为他配备好的学习工具。我觉得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比给他实际的财富还重要,毕竟迟早有一天父母会离开他,而知识和素养会陪伴他一辈子,让他受用一辈子。”此外,还有一些企业认为孩子的学习好坏是其次,送孩子进名校给他创造一个好的教育条件,主要是希望通过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孩子的能力。
13、“这个星期妈妈又不能回来了。”虽然是暑假,但市区退休的程老师还肩负着两个孩子的学习辅导任务,前天其中一个孩子被家长接回家度周末了,只剩下父母在杭州办电子厂的小鹏。记者前往程老师家采访时小鹏正盯着电视在看连续剧,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无奈,说话也有气无力的。虽然心情有些低落,但说起回家小鹏还是满怀希望:妈妈说下次回来能在家里多待几天呢。程老师告诉记者,小鹏父母在杭州,所以平时小鹏回家的次数比其他学生要少一些,主要是通过电话与父母保持联系。“平时小鹏也比较开朗,只是当其他小孩都回家了的时候才会变得沉默。”
14、当一些企业家父母拼命为孩子选好的学校、好的老师的同时,却没想到自己的孩子可能反而羡慕普通家庭的孩子。温州市少年宫一位刘姓老师告诉记者,现在不论是双职工家庭还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家长对孩子的培育都十分重视。不过相比之下,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更有针对性一点,可能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他们会尽可能地考虑结合孩子的特点和特长来选择特长教育,家长甚至还会常常陪孩子学习。而富裕家庭的家长对孩子特长教育随意性要大一点,而且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也可能会低一点。“家境富裕的家庭家长除了帮孩子缴纳学习费用外”,对孩子的关心方面往往比不上那些条件一般的家庭的家长,有些家长我们甚至都没有见过面,孩子都是由专人来回送的。
15、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到底会起到多少作用?温州大学(筹)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周奇提出了自己看法。她说,父母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成功,经济条件好的家长尽量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不过,作为父母除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外,平时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物质付出,也需要爱心和感情的付出。此外,一个家境优越的学生相对家境一般的学生来讲,吃苦精神和拼搏精神可能会欠缺一些,毕竟现实条件下它们对自己前途的担心程度没有其他孩子那么高。
16、有一些富有人士很注意培养子女的吃苦精神。南存辉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虽然他的孩子现都在美国接受教育,但是每年暑假,南存辉都会让孩子回到乐清接受一项特殊考验—隐姓埋名到其他企业的基层去锻炼,而且在接受锻炼期间不让孩子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据说,南存辉之前还有过要把孩子送到军营去磨练的想法。此外,南存辉对孩子还有个要求—学费除外,生活费用孩子自己要分担一部分。因此现在美国读大学的儿子,业余时间还要去打工赚零用钱。郑秀康的两个孩子都在康奈集团工作,女儿负责营销工作,儿子负责技术研究工作。不过两个孩子加入康奈后也吃过不少苦头。1998年,郑秀康的女儿郑莱莉刚到康奈的时候,父亲就让她下车间剪鞋帮。剪鞋帮,这本来是男人做的事情,郑莱莉两只小手,拿着一个很大的剪子一天到晚地剪,手都磨出水泡了。一旁的师傅都看得心疼了。向郑秀康求情,可郑秀康不同意女儿换工种。儿子郑莱毅加入集团后又重复了一次姐姐干过的苦力活。挺宇集团总经理潘佩聪明才智也是个严格的母亲。她女儿很小的时候,看着别人的小孩有钢琴,也喜欢得不得了,每天在母亲面前吵着要。潘佩聪没有马上满足女儿们的要求,而告诉她们:钢琴很贵的,妈妈得通过努力工作,将钱攒起来才能买来给你们。过了一年,女儿们又聚在母亲面前旧话重提,这时潘佩聪则故意为难地说:对不起,钢琴实在是太贵了,妈妈这一年攒下来的钱都不够,所以还要再辛苦一年才够。等到第三年,女儿们睁着那双渴望的眼神想拥有一架钢琴时,潘佩聪决定满足她们,她到银行里提了3万元现金,而且特意叫工作人员换成是10元面额。然后她将钱带回家堆在女儿们面前,指着那么大的一堆钱告诉女儿们:妈妈明天就去买钢琴,但是你们一定要知道妈妈赚这么多的钱很不容易,所以你们一定要好好珍惜钢琴,好好地学习。知道吗?
三、申论要求
(1)在材料一中所阐述的有些富人在子女教育方面与正确的教育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请你概述二者不同的表现形式。(字数不超过80字,满分8分)
(2)根据材料二,下面列出了关于有些富人子女教育的五种情形,其中表述不恰当的有两项,请你写出这两项的序号,并选择其中一项说明不恰当的原因(字数不超过200字,满分12分)
A、不惜花费巨资,将孩子送到国内名校或国外读书,是孩子日后成功的前提;
B、为孩子选择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丰富知识、提高素质、增强能力;
C、普通家庭的孩子比富人的子女更幸福;
D、物质支援并不能减缓因缺乏感情交流而给孩子带来的精神痛苦;
E、无论条件怎样,适度的吃苦能磨练子女的受挫意识和吃苦精神。
(3)请根据以上所有材料,联系目前贫困家庭子女无力上学的社会现实,围绕“殷实的家底与个人的拼搏”,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满分30分)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36)
参考答案
(1)在材料一中所阐述的有些富人在子女教育方面与正确的教育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请你概述二者不同的表现形式。(字数不超过80字,满分8分)
有些富人对孩子的教育主要通过物质手段奖励,孩子挥霍无度、不知进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以学习知识、情感教育为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孩子健康朴实、品学兼优。
(2)根据材料二,下面列出了关于有些富人子女教育的五种情形,其中表述不恰当的有两项,请你写出这两项的序号,并选择其中一项说明不恰当的原因(字数不超过200字,满分12分)
A、不惜花费巨资,将孩子送到国内名校或国外读书,是孩子日后成功的前提;
B、为孩子选择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丰富知识、提高素质、增强能力;
C、普通家庭的孩子比富人的子女更幸福;
D、物质支援并不能减缓因缺乏感情交流而给孩子带来的精神痛苦;
E、无论条件怎样,适度的吃苦能磨练子女的受挫意识和吃苦精神。
表述不恰当的是:A和C。
A项表述不正确的原因是:优越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教育氛围,不一定能够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下一代,也不一定是孩子日后成功的前提。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环境,只能说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一个因素,如果把握不当,还有可能成为孩子成功的障碍。因为决定孩子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是吃苦耐劳、努力拼搏精神和适应社会发展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养尊处优,不知道生活艰难和不经历挫折失败的人,在剧烈的社会竞争面前,往往是一败涂地。
(3)请根据以上所有材料,联系目前贫困家庭子女无力上学的社会现实,围绕“殷实的家底与个人的拼搏”,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满分30分)。
富了物质不能穷了精神
有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内地有32万人的平均净资产高达500万美元,这些富人子女教育成为值得关注的社会话题。有对富人子女教育及其财富管理进行过专项研究的观察人士表示,10名富孩子中有2个“还不错”,有5个“不让人讨厌”,其余的三四个简直“让人厌烦”。面对这个令人惊讶的数字,我们再看看那些因为家庭贫困而没有机会或者不得不辍学的普通家庭的孩子们,为了筹够一个学期的学费,有的孩子去捡废品,在家里编织笤帚、、、、、而这些钱,在富人的孩子眼里不过是一次肯德基或者麦当劳的买单,不过是他们一双名牌衣物的几分之几。在教育上,富家子女的父母,不惜重金,为他们寻觅“贵族学校”,实施“精英教育”,但是培养出来的孩子,真的是令他们的父母满意吗?他们真的就成了“贵族和精英”了吗?难道说,优越的物资条件,真的是让那些富人的孩子富了物质,穷了精神吗?
“富家子女何以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社会观察家如此反问。得到的答案是:先天生活条件太优越了。零花钱多得花不完,岂能不奢侈?衣食住行都有过量的供给,岂能学会独立?在这种背景下,再对他们进行“精英教育”或“贵族教育”,只能继续强化他们的优越感,只能让他们更经不起风雨。生在富裕家庭不是错,错在教育方法上。过去99%的家庭都秉持类似“刻苦耐劳、勤俭持家”这样的家训,现在时代虽然变了,富裕家庭继续沿用这些家训对富孩子很难起作用。但是,创造巨大财富的富人们,不可能永远是他们子女的护身符,不可能永远是一把把遮阳伞,没有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没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没有适应社会发展的各项能力,他们的子女,同样也会被社会所淘汰,甚至成为可怜的寄生虫。所以,作为家长,绝对不能给孩子炫耀的资本,让孩子躺在财富上成长,要考虑的是怎么样让子女很牢固地继承和发展事业,富孩子应该穷养。父母可以适当合理地提供给孩子资金,当钱不是用在让孩子自己去经营、创业、学习的话,多了只会害他们。
所以,超脱于社会常态的“精英教育”或“贵族教育”的单方面灌输,根本无助于财富的传承。拥有财富,不是可以炫耀的资本,而应将其视为一种机会和机遇,尽快走出财富的庇佑,才是人生的正道。至于学贵族礼仪、娴熟自如地喝红酒吃西餐、骑骑马打打高尔夫,这些特有的“教育内容”,只能作为常规教育的一种补充而不是全部。
古人云:“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别的不说,不先“修身”,富家子女们焉能有“管理财富”的能力?更何况,在现代文明的视野下,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是公民,都要具有文明、自立、自强、自尊的公民素质,一个连公民都做不好的他们,能成为父母们合格的财富继承人吗?所以,无论如何,富家子女,不能富了物质,穷了精神。应该让他们走向双富,与他们的父辈一样,成为社会的精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