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树立价值坐标 引领社会新风尚
【背景链接】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契合;这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2014年10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检查启动,三年一度的城市“大考”拉开序幕。和以往不同的是,中央文明办颁发的新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强调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这项根本任务细化为80余个测评指标。
2015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举行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强调,“我们必须毫不放松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标准表述】
[权威论述]
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习近平
[内涵阐释]
第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坐标。
国家带领人民走向富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方面入手走向全面文明,同时,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五十六个民族都应当是和谐的整体,这是国家层面。
第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坐标。
自由既是个人对自觉、自愿、自主的意志与行为的向往和追求,也是整个社会的崇高理想和终极目标,要尊重自由、追求自由、保护自由,让个人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平等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平等,也包括在物质利益的分配上也要追求平等,比如统一的分配尺度,受教育的机会、接受社会必要援助的权利等等。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就业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体现了平等。
公正包括四大公正保障体系:一是行政公正,主体为政府机关和一切具备承担行政职能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二是舆论公正,报纸、电视、广播及新兴传媒,都应当提供公正的报道和评价。三是仲裁公正,专门由仲裁机构来提供。四是司法公正,这是最后和最高的公正,是纠正一切不公正行为的最高裁判。
法治,就是依靠法律治理国家。首先是对权力的规范和约束,一切权力都应该在法律规范的框架下运行。政府要依法行政,依法施法,公民要知法守法。
第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坐标。
这四个方面提炼得非常全面,包含了对国家、对职业、对事情、对他人的基本立场和态度。这四个方面的实现,是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的价值导向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作为公民应该践行的道德规范。
总体来说,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每一个方面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都具有规定性、规范性和导向性。
[必要性分析]
首先,把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目标引领社会风尚是现实社会的呼唤。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发展成就,让所有中华儿女引以为骄傲,亦让世界瞩目。与此同时,我们在享有更为丰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出现了一些焦虑和浮躁,社会上也存在价值虚无现象。这自然有“成长中的烦恼”,但不可否认的是精神大厦存在缺失,部分人失去方向感,找不到价值实现的途径与精神的归宿。所以,党和政府不仅承担着带领人民发展经济的任务,同时,越来越突出地面临着精神和道德建设任务。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仅盯着物质需求是不够的,帮助社会大众找到精神和物质需要的平衡点,更为关键和有效。这显然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其次,把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目标引领社会风尚是实现中国梦的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人的梦想,实现这一梦想需要物质力量,更需要精神力量,需要清晰的价值坐标的支持,特别是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天,大国崛起的标志与价值目标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定意义上,不能出口文化和价值观的国家不叫大国。这就带来两大问题:一个是能不能创造先进的文化决定着中国能否圆梦,因为先进文化支撑下的民族才拥有引领世界发展方向的能力;深入下来则是另一个问题,即没有立身于人类文明制高点的核心价值观,就无法创造先进文化。文化的内核或支撑是核心价值观,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我们必须以自己在先进文化上的更多创造和担当赢得世界的尊重。到这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为凸显。
再次,把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目标引领社会风尚是党中央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在治国理政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让人民群众耳目一新的举措,其中包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习近平同志曾多次突出强调共产主义信仰与社会主义信念的问题,这些显然不仅仅是道德倡导,而是引导人们深入思考: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什么是价值和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什么是幸福和如何赢得幸福等根本命题。
[建议措施]
一是要注意把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是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1.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2.以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尚
3.弘扬核心价值观 为全社会提供醒目的价值坐标
[开头示例]
在当今社会转型期,文化多样、利益多元、思想多变给不少人形成强烈冲击。有人心理失衡,有人面对老人倒地该不该扶心生疑虑……如此种种,无不提醒我们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核心价值观为坐标引领社会风尚是多么迫切。
[分析示例]
价值认知,即指通过“认知的方法获得价值认识的过程”。民众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对其进行价值认知是必要的。价值认知是价值认同得以实现的前提与基础,相对于价值认同来说,它处于感性认知的低级阶段。只有在感性认知的基本前提下,通过思维活动对其进行初步了解和把握,并在推理、判断基础上进行价值评价、价值选择,完成已有个人价值观对其的过滤、改造,才能达到由知其然的感性认同到知其所以然的价值认同的阶段。
[结尾示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阔天地在基层,生动实践在社会,丰富经验在群众。每个人既是接受者也是实践者,既是传承者也是弘扬者。要坚持联系实际,坚持改进创新,让广大群众充分参与进来。当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人民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汇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旗帜下,这样的生动景象、豪迈气魄、恢弘力量,必将创造人民的幸福生活,成就民族的伟大梦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