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考申论备考技巧:提对策的艺术与规则
曾经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个人家添了孩子,满月后办酒席宴请宾客,当天来了许多人,热闹非凡,但开席前还有几个人没到,主事人随口说道:“该来的不来”。在座宾客有些尴尬,内心想到那自己是不该来的了?于是相携而出,主事人一看怎么有人走了,着急说道:“不该走的走了”。剩下的人一听,难道说的是我们?于是又走了一批,主事人满脸通红,“我不是这个意思”。最后仅剩的客人疑惑那是什么意思,也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要讲究方式方法,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二月寒。解决问题也是一样,好的对策立竿见影,药到病除,坏的对策杯弓蛇影,病入膏肓。解决问题的方法千千万万,什么是好的对策?什么又是坏的对策呢?衡量的标准是什么?这就要回到我们考试的初衷上来看。公务员考试是为了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选拔出既能够遇事理性思考,上传下达,又能够服务人民,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人,这些都需要脚踏实地,因地制宜,容不下一丝马虎,也不需要一副花架子。因此,提对策要平衡艺术与规则。审题是提好对策的第一步。作答任务由动宾结构构成,对策类题目动词基本固定,为“提出”二字,但宾语一般会有“对策、措施、建议、方案”四种,这四种的基本区别在于对策和措施,一个侧重于宏观策略,一个侧重于微观具体,比如我国有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而具体到各地,又有不同的人才引进、培养体系,对策和措施共同点在于发出行为都是“我能做”,如果遇到“我”做不了,需要“别人”做,那就叫做建议,比如食品安全问题如果是政府来解决,可以通过制度、监管、科技来管理约束,但是还可以建议企业增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消费者提高辨别意识来解决。同样是政府,不同部门之间也可以用建议,比如主要由工商部门通过监管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那么同样可以建议农委从源头把关,质检在过程中把关,公安加大打击力度等等。当对策、措施、建议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按照流程层层把控,就可以组成完整的方案了。
概括材料的过程中用好辩证、抽象和发散思维,找到材料中可以直接采用的对策,通过问题,原因分析反推结果得到的对策以及常见维度的归纳总结经验得出对策,就可以达到方法论的有效使用。但是在书写答案时,要遵循那些规则呢?第一要针对有效。针对具体问题来提,避免天马行空。比如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用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投入来解决就不妥当,加大投入对应缺乏资金的情况,而挤占挪用则更应该考虑资金的具体分配环节,源头上可以通过财务公开把关,过程中通过监督管理,权责分明,责任到人把控,结果通过绩效考核和人民满意度来约束。第二要具体细化,具备可操作性。比如针对农民法治意识淡薄的问题,要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哪些呢?比如常见的“三微一端”、横幅、海报、宣传车、广播、座谈会……第三要符合身份职责。不同的身份可以调配的人和资源是不同的,假设你是街头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请你就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解决对策。那么完善关于人口老龄化安置的法律法规就是自身身份职责所达不到的,只能是建议,不能是对策或措施。更多规则尽在华图精彩课堂,期待与大家见面。学会审题、方法和要求,都是为了最终写在卷子上,良好的对策表达结构华图老师总结为:主体+对象+方式+内容+目的。对策的核心为动宾结构,假设要点条数为5条,当题目字数要求为50—150字时,对策一般简洁明了,以结构中“方式和内容”为主。当字数要求为300—500字时,可以完整表达。比如“加强宣传”和“消防部门在社区向民众发放宣传手册、开展消防演习来科普防火防灾知识和逃生技巧”。
总的来说,想要提好对策就像戴着镣铐舞蹈,既要遵守考官的规则要求,也要注意日常积累,希望大家都能掌握提对策的艺术与规则,陕西华图祝大家早日成功上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