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 发表于 2016-6-23 15:36:43

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发展品牌经济

【背景链接】
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而品牌经济是以品牌为核心整合经济要素、带动经济发展的高级经济形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同志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深刻揭示了我国发展新阶段打造品牌经济的重要性,指明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
【深度解析】
强大的品牌集群已成为国家经济发达的特征和标志,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相当高的比例来自于品牌创造的价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发达国家往往通过战争和殖民统治掠夺财富和资源。如今,发达国家在全球市场上借助强大的经济、科技、金融等优势,凭借强大的品牌资产,攫取大量廉价资源与超额利润,在世界财富分配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正大步走向品牌消费时代。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企业拥有的世界知名品牌很少。这就造成了洋品牌在国内消费市场盛行甚至在一些领域形成垄断。许多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战略布局的一个重点,就是企图通过强势品牌、专利权等长期控制和垄断我国市场。改变这一不利局面,增强我国的品牌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力发展品牌经济。
[原因分析]
中公教育分析,经过30多年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传统比较优势趋于弱化,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新常态是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的阶段,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把品牌经济作为新常态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进取方向。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总需求不振。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而形成一批国际品牌是形成新的比较优势的重要标志。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高中低端产品将长期共存,但每个行业都需要一批高端品牌来引领,进而带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新常态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增强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需要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因而品牌消费潜力巨大。应主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引导企业从产品经营转向品牌经营、从价格竞争转向提供价值服务,提振消费信心,满足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企业品牌与国家形象正相关,知名国际品牌是响亮的国家名片,对于提升国家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崛起的背后往往是一批品牌的强势崛起,韩国经济成功转型主要就是依赖现代、三星、LG等一批优势品牌。当务之急是坚定不移走品牌经济发展之路,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追求精品,讲究诚信,不断提升中国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发挥品牌经济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引领作用、对创新成果转化的驱动作用、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这是实现新常态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策措施]
一是实施品牌战略,以品牌经济增强核心竞争力,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是培育品牌的根本机制。打造品牌经济,必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使追求质量效益、创造知名品牌成为各个企业、各行各业的价值追求。但是,仅靠市场机制自发作用还远远不够,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导向作用不可或缺。
二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把品牌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品牌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融合互动,在经济布局、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形成强有力的政策激励。
三是打造品牌经济是一个长期过程,既要抓住新常态下的新机遇,系统部署、狠抓落实,也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方向、持之以恒,努力建设品牌强国。其中应特别重视文化的作用。文化是品牌的灵魂,没有文化内涵的品牌缺乏生命力。
【申论范文】
中国制造不要品牌“负”加值
一台苹果电脑售价可以是其他同等配置产品的数倍,即便如此还经常脱销;一辆汽车打上奔驰的商标就可以轻松地比同类车型贵数万元……这样的产品并不少见。固然,这类产品通常在设计、质量等“硬指标”上有过人之处。但其售价可以远超成本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其品牌所代表的品质和品位的保证――这就是品牌附加值,也是品牌的魅力。
然而,还有那么一类产品,它的品牌给人的第一印象却总是令人挠头。比如,国内某自主品牌汽车,拥有“奔驰的车头”和“宝马的车尾”,再配上三菱的发动机――看上去“很像那么回事儿”,却只能以同级别汽车中“低得不能再低”的价格打拼市场。再比如,在三聚氰胺阴影挥之不去时,新妈妈们几乎谈“国产奶粉”色变,一些国产品牌成了消费者避之不及的东西。与此同时,“洋奶粉”们却信心满满地涨起了价。
一个品牌,在被打上“低端”、“劣质”、“抄袭”等标签后,非但不能为产品提供“品牌附加值”,而只能通过“更便宜”来争取消费者――这就成了品牌“负”加值。遗憾的是,我们所能想到的有关品牌附加值的例子多来自海外,而中国制造的“负”加值却太多。长期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延续着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路线,“中国加工”的色彩很浓,这与真正的“中国制造”乃至“中国创造”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出口压力增大,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综合影响之下,“中国加工”的空间越来越狭小。
品牌就是商品的代名词,让客户第一时间将商品和品牌对应。但品牌并不是吹出来的,一个品牌的故事往往浓缩了企业对品质的追求和对传统的坚持,人们对品牌的认同事实上是对产品品位的认同。当一个经典的品牌本身成为一道风景线,品牌附加值就应运而生。
品牌附加值更是融入产品基因中的独特品质。而这种附加值的缺失正反映出有些企业对于所经营事业“核心价值”的缺失。这种企业并不是以一份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来对待其产品。不专注,容易导致短视和对传统的摈弃或根本形不成传统。这样的企业自然难以获得市场长期的认同,其产品也注定只能挣扎在主流市场的边缘。
“中国制造”并不总应如此。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物质、精神财富的今天,中国制造业在制造技术与生产工艺上也已形成了较强的实力,我们应当有志气面对产业升级,有勇气面对产品转型,有信心对产品“负”加值说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发展品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