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22-11-11 18:46:52

2023年国考面试备考技巧:亮点提升

亮点,字面意思为有光彩而引人注目的人或事物,在面试中,带有亮点的行为可以极大的提高面试考官对于该名考生的关注度,从而转变印象,提高分数。
    面试中什么情况属于亮点
    1.流畅干练的表达
    2.自信昂扬的态度
    3.缜密严谨的思维
    4.独树一帜的引用
    5.引人入胜的交流
    今天,我们将会详细的就引用这一观点来进行延伸阐述。
    一、什么样的引用属于亮点
    1.引用使用次数少的常识
    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与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触很多名人名言或者诗句,大部分都能代表一时的心情或者表达一时的感悟,但是由于过于简单,所以考生在考试时,以及在平时的积累中会刻意忽略此类知识,转而引用或者使用自己从未见过的语句。这不仅在考场中极大的占用了考官的精神,也容易由于不能完美掌握从而出现磕绊的情况。那么,使用平时的积累知识,即保证了熟练度,又能令考官产生熟悉感,便成了一种特别好的选择。
    2.使用常识中更深入的知识
    常识知识对于大家来说,都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但是当我们提起之后,又会有着非常强烈的想要了解的欲望,在考场中也不外如是,使用更深入的知识,可以先引起考官的注意,再表现自身的积累,使得考官对自己的印象产生良好的影响。
    3.使用有对比意味的排比短句
    本身排比短句比起平时的语言就更加具有力量,深入人心,加强语气。排比这种修辞手法由来已久,早在《诗经》中,就已经有了排比的雏形,即“赋”。赋是铺陈排比的意思,相当于近代的排比修辞方法,运用好排比,可以强调自身的重点,加强考官的注意力,提升本身的自信,从而体现凸出感,获得较高的的分数。
    4.使用发人深省的话
    何为发人深省,也就是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甚至是共情。这一类引用最大的特点在于,他并不是警示名言或者古语,而是平凡的字眼,普通的词语,但是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搭配,从而产生1+1大于2的效果。在考场上如果可以使用类似的语言,那么可以更容易地获得考官的认同,通过感情加注,增加通过率。
    5.使用容易理解的引用
    很多考生在引用时,经常会选择偏门的例子,比如“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这是陆游的一首诗,描述的是万年的生活,虽然经过解释之后我们可以明白含义,可是由于面试时考官只能通过联想来进行理解,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诗句,所以此时的引用并不能引起考官的感同身受以及认可。但是如果引用更容易理解的比如”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那么就可以更好的体现我们的情感以及想要表达的含义。
    二、亮点的来源
    1.平时的积累
    在平时,无论是看电视,还是刷抖音等等,都可以有意识的去往面试上去想,其实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只要有积累的想法,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发现我们想要的东西,问题就在于想或者不想。
    2.新闻的阅读
    阅读新闻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种积累行为,因为在新闻中不仅有着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新闻工作者为了使新闻的说服力加强,还会使用短语短句来加强说明,这些就是我们可以学习以及积累的方面。
    3.古文的学习
    之所以建议大家学习古文,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比如习总书记经常会引用古文原文,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理解,同事我们很多寓言故事都是来源于古文,比如给大家推荐清代的
    “三言两拍”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小说集的合称,包括冯梦龙编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以及凌濛初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以一回一个世俗小故事成就了中国古典短篇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这其中的故事大多都富含哲理、发人深省。
    面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醒悟的过程,只有换位思考,才能掌控面试,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在面试中乘风破浪。
    【例子】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大境界——使用次数少的常识
    纪晓岚所著《阅微草堂笔记》中关于稻草人的寓言——常使中的深入知识
    批有理,答有据,做有底——有对比意味的排比短句
    英雄本来就没有固定的长相——发人深省的话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发人深省的话
    架起锅子煮白米,没有架起锅子煮道理——发人深省的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国考面试备考技巧:亮点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