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22-10-11 19:40:04

申论备考之“贯彻执行”题——戴着镣铐跳舞

我们知道,申论考察五大能力。其中一项能力是贯彻执行能力,公文类重点考察考生的贯彻执行能力。也是考生必须掌握的题型之一。公文分为法定公文和事务性公文,事务性公文又叫事务性文书又称之为“类公文”,是最贴近工作实际的一种实用性文体,也是国考和省考中的必考题型。考察考生依据工作实际解决问题、落实工作要求的能力。考纲明确说明了此题型的考察要点:“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其中考察的方面是:理解目标;组织意图;依法行政;客观实际;完成任务;权限意识(题干中一般会明确身份)。
    “工作目标”是需要我们完成的任务;“组织意图”则指完成任务时上级的要求(题目或者要求会有所体现);“依法行政”指完成任务应该有相关制度或者政策的依据,无授权不可为;“客观实际”要求解决问题要贴近工作实际;“完成任务”指依照上级指示达到的工作效果;“权限意识”指行文不可以超越题目中给定角色的职位权限。
    贯彻执行题不仅从这六个方面评分。同时还要考虑到书写格式、语言风格、行文逻辑、字数要求等。用“戴着镣铐跳舞”来比喻公文写作题目的特点,一点都不为过。
    下面结合申论真题说明怎样提取材料信息、怎样结合工作实际成文:
    例题:假定你是某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6—8,拟写一份《某街道办事处关于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要求:文字简明,分条撰写,有指导性与可行性;不超过400字。
    【审题】本题目信息很丰富:身份街道办工作人员,一定明晰自己的职责,不能越权越位;工作目标是提高对社区老年人的服务水平;组织意图是街道办要求社区为解决养老难题尽职尽责;依法行政指意见落实要考虑社区的实际能力,下发意见不能违背国家政策、地方政府的制度;客观实际要求在落实中要针对具体问题以及注重社会效果。文字简明是要求文从字顺、简洁明了;分条撰写是对形式的要求;指导性是指有实用价值;可行性就是合情合理合法。本题是法定公文的完整写作。这在省考和联考中是不多见的。以下是提炼信息要点的材料片段:
    资料 6.
    据某报报道,沿海某市一对退休老夫妻告诉记者说,“儿女住得都不远,也不知道他们整天忙些什么,一年都不回家几次。这个说忙着开会,那个说正在外地出差,总之是为了生活在奔波。无奈之下,想出了怪招:既然他们怕回家耽误挣钱,那么干脆我们就给他们开工资,‘有偿回家’。一个月支付1000元,‘工作’就是每周回家陪我们吃顿饭,如果能经常带孩子回来,月底还有‘奖金’。”
    两天后该报又报道,该市某派出所民警接到了在内地某市打工的张某的电话,说连续一个星期往父母家打电话均没有人接。由于其父母均有重病,不知出了何事,他请求民警到父母家中看看。民警立即驱车前往张某父母家中,发现其父母均已去世多日。
    (意见1: 一、对社区独居的老人进行登记,定期探望独居老人、降低独居风险;联系其子女、常回家看望老人。)
    该报记者还获悉,市老年志愿者协会下设的法律援助中心每天都接待一些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老年人,内容多为消费投诉、家庭纠纷、财产公证、再婚、立遗嘱等生活中的法律问题,经过调解,大部分老人的问题都会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
    (意见2:设法律援助中心;解决老人生活里常见的消费投诉、再婚、遗嘱等问题。)
    资料 7.
    令人尊敬的好护工。Z女士原来是某社区的清洁工,后来社区成立了福利中心,她便做了特殊护理工。去年她参加了市里首批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培训,拿到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成了技术娴熟的专业护工。记者领略了她熟练的职业技能,令记者没有想到的是,一个简单的为老人“翻身”,竟然也有技巧在里面。Z女士说,过去只知两臂用力,铆足劲头把老人翻个身。培训后才知道,如果先把老人一条腿交叉在另一条腿前,然后再翻身,不仅省力,而且老人也不感到辛苦。不久前,社区里一位老人囫囵吞下了三颗提子,噎在喉咙里憋紫了脸,正在家属手足无措之时,Z女士赶到了,她马上用专业手法为老人拍背、清喉,救了老人一命。
    (意见3:培养社区专业护工;招募志愿者,解决独居老人的生活难题。)
    资料8.
    嘉宾S: 这一点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想到。我们中国是“百善孝为先”的国家,但对父母的孝顺,不应仅体现在金钱方面,抚养老人的理念,要从对物质需求的满足进而关注精神的追求。其实老人不是说你给他点钱、送点肉就行了,还需要心理抚慰。比如帮妈妈刷刷 筷子洗洗碗什么的。我们常说追求生活质量要转换成追求生命质量,生命质量不是单指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好,还指提高人生价值。老得有所为,有所学,有所乐,这些,做儿女的应该想到。
    嘉宾Z: 有位名人这样说过:人的一生中应该有一些兴趣爱好,这样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如果没有兴趣爱好,就如同生活在荒漠中一样感觉单调无聊。为什么有的人退休后,恨不得自己快些变老?因为过去的门庭若市,一夜间变成门庭冷落,这种角色转换不适应。如果年轻时有兴趣爱好来充实生活的每一天,当角色发生变化的时候,你会仍然感觉到生命的活力,生活的充实。
    (意见4:完善社区养老基础设施,丰富活动中心的娱乐项目,棋牌室、舞蹈室、书法室等。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社区多举办益于身心健康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gwythree 发表于 2022-10-11 21:01:32


    嘉宾Z:这是现实的选择。特别对于中国来讲,我们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绝对数比较大。这种情况下,我们依然用传统的居家养老,靠一家一户解决养老问题一定是不现实的。但是由于欠账很多,我们养老院很少,养老机构比例非常低,所以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加大投入来建立。但即使建立起来了,谁去?其实你可以做调查,有多少老人愿意自觉去养老机构,有多少儿女是心里想但不敢说出口把父母送养老院。
    现在有些社区有老年饭桌,老人可以不必自己做饭,也有助于降低“空巢老人”独居的风险。有时候,老人有了问题拿呼叫器都来不及,如果靠社区力量进行有效的统一管理,比一家一户请一个保姆效果不一样,成本也不一样。
    (意见5:组织老年人代表参观养老院独立机构,举办养老常识讲座,让老人转变养老观念,倡导社会养老。)
    嘉宾S:欧洲的发达国家是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瑞典是四个人中有一个老年人。像德国、加拿大等很多国家,是集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的合力,来为老年人提供一些场所,比如跟附近大学联合,建老年大学,在这里边老年朋友可以学唱歌、学画画、学弹琴。另外,养老院除了有医护人员、有营养师外,还有志愿者。有些国家的年轻人,从中学到大学,一年有一个月到两个月去做志愿者服务,这是国外。国内,上海是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区。在“十一五”期间,他们做了件事情,叫“9073”工程。90%的老年朋友是居家养老,但是由社区来为他们提供服务,比如社区医生护士巡诊,社区服务人员给生活不方便的老年人提供蔬菜,一周去一到两次打扫卫生,为有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轮椅等,这是90%居家养老;7%的是靠一些社区的托老所,日间照顾;3%靠社会的养老院。
    (意见6:和社会服务机构合作。提供定期巡诊、购物、家庭保洁等上门服务;设立社区老年饭桌,托老所;提倡社区老人互助养老。
    以上指导意见必须具体,才能体现操作性和指导性;微观执行才能现神韵,也才能展现考生的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做答贯彻执行题目时,一定要周全考虑作答要求的细节,俗话说:细节见精神。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抄袭材料。希望各位考生精读材料。揣摩公文写作的要求,根据作答要求以及申论材料的内容和送达对象的特点,决定自己的写作方向和内容细节。
    【参考范文】
    关于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各社区:
    为了解决我社区老年人的生活问难,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使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需要充分发挥社区以及社会的合力在养老服务工作上的重要作用;同时结合我社区的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对社区独居的老人进行登记,定期探望独居老人独居风险;联系其子女、常回家看望老人。
    二、设法律援助中心;解决老人生活里常见的消费投诉、再婚、遗嘱等问题。
    三、培养社区专业护工;招募志愿者,设立社区老年饭桌,托老所;提倡社区老人互助养老,解决独居老人的生活难题。
    四、完善社区养老基础设施,丰富活动中心的娱乐项目,棋牌室、舞蹈室、书法室等。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社区多举办益于身心健康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五、 和社会服务机构合作。提供定期巡诊、购物、家庭保洁等上门服务;设立社区老年饭桌,托老所;提倡社区老人互助养老。
    六 、组织老年人代表参观养老院独立机构,举办养老常识讲座,让老人逐渐转变养老观念,倡导社会养老。
    望各社区认真落实,为提高养老服务水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街道办事处
    ×年×月×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申论备考之“贯彻执行”题——戴着镣铐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