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考申论备考:直播带货的背后
情绪饱满激昂,神态眉飞色舞,屏幕里的人挥舞着手中的产品,大呼:“买它,买它”。一句“偶买噶”一夜之间盛行网络,李佳琦这个名字被大众广而熟知,伴随着这个名字带来的是一个产业的风靡——直播带货。“五个半小时内直播带货23000单”,“双11预售开场25分钟交易额近25亿”,“实时关注热度突破2000万”。这些巨额数字,无不都在彰显着直播背后所带来的巨大的粉丝经济效益。不可否认,直播带货的成绩,确实令人惊叹。网红直播带货是广告的一种变形,而这个产业成功的原因,除了与传统广告有着相同的手法,激发和诱导消费者,反复渲染,反复刺激扩大产品知名度以外,还拥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用户可以实时地看到自己想要购买的产品,主播的试用也能使用户身临其境地感知产品。当然,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用户由普通观众转变为粉丝,转变为某个主播的忠实购买者,这其中包含的是用户对主播的信任。信任是互联网上产生商业行为的基础,直播这种形式恰恰创造了一种新的信任方式,主播就是在粉丝和商家之间建立了很好的信任关系。然而,主播群体数量庞大,且资质良莠不齐,往往有部分主播利用粉丝对其的信任,不顾产品质量售后,虚假宣传,大肆消耗粉丝经济,造成了当前直播带货产业的乌烟瘴气,乱象丛生。
为何这些乱象屡禁不止,为何这些主播宁愿冒着粉丝流失的风险仍要虚假宣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直播带来的经济效益蒙蔽了主播们的双眼。一个粉丝一百万的主播直播带货,半小时推荐了十三件貂绒大衣,结果仅卖出一千一百四十四元,而她收到的广告费却近十万元。巨额的数字让这些主播放弃粉丝的信任,让这个行业的乱象层出不穷。这些乱象中也不乏当红主播的身影,前脚刚刚直播不粘锅“翻车”的李佳琦,后脚又深陷在虚假宣传的质疑中,带货产品遭遇差评,质量不好,虚假宣传,售后态度差。还有主播直播间忘记关闭直播,无意透漏平台流量造假行为。种种现象无一不像一根根尖利的银针,刺痛着粉丝们的心口。因此,整治直播带货乱象势在必行,要让直播带货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
面对层出不穷的直播乱象,实际上相关部门的监管一直没有停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局颁布《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强调“开展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应具有相关资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互联网直播管理服务规定》,对平台、主播和用户的行为进行规范。深圳集中约谈19家网络直播平台,要求进行全面整改。这些制度背后的目的只有一个:规范网络直播,整治行业乱象。
除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监管外,作为从业平台和从业人员,也要加强主体意识,严格规范自我行为。平台应提高准入门槛,加强主播监管,设立平台诚信黑名单,签订诚信公约,在制度上规范主播行为。定期开展诚信榜样学习,主播直播前进行视频思想宣传,从思想上规范主播行为。作为从业人员的主播们,也要加强自律,自觉规范直播行为。
作为消费者,也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学会鉴别真伪,不贪图小便宜。便宜被消费者占了,回扣被带货主播吃了,产品质量自然难以保证。粉丝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消费者在直播时购物更多是出于对主播的信任,而作为主播需要给予消费者回应,让消费者放心,共同营造一个诚信、和谐的产业环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