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面试热点:破除内卷,从创新发展开始
【背景事件】
“内卷”,最初是一个人类学概念,意思是说,一种文化模式进入固定状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自2020年以来,“内卷”一时成为了网络热词并持续发酵。现多用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例如,高学历人才扎堆应聘某一线城市的小初中教师;就业门槛动辄由本科变为硕士甚至还要求有海外留学经验,而从事的工作却也只是公司内部的基础性工作,加剧了人们求职中的学历焦虑;家长们为了孩子能够上个好的初中,不惜动用大笔资金和人脉关系,后期还要持续性操心孩子的学业,找各种学习资源,让家长和孩子都身心俱疲;某些公司负责人下班后继续工作,并在公司内部悬挂鼓励加班等口号,下属们“被加班”现象屡屡发生。此类“内卷”现象无论是在学校学习、社会工作甚至在人类的兴趣爱好都随处可见。内卷本身是竞争的过度化,为了争夺一份有限的社会资源,当过量的人进行竞争时,为了使自己突出于他人进而获得这份资源,人们“被自愿”地展开竞争,甚至将简单的工作复杂化,超出了原有的工作需求,当这类想法蔓延至大部分人,便造成了内卷。
【预测考题】
近些年经常不少行业的招聘门槛不断提高,硕士、博士学历俨然成为不少企业对人才选拔的“起点”,甚至在一些普通工种的招聘中,也出现了大量高学历人才集中应聘的现象,高校毕业生求职时直呼,现在的岗位竞争实在太“卷”了。针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问题解读】
表明态度
适度的竞争有利于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强化社会分工,提高整体业务运行效率。而当人们开始采取不断降低自身要求,通过比拼谁更能牺牲自身时间来换取岗位,做出了比要求超出许多的努力,以此换来自己相较于他人更为优越的资源,倘若人人都抱有这种想法,便会造成无限的内部恶性循环,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和无意义的过度付出。内卷的本身是不良竞争形态的一种,要破除这一困境,比起延迟就业或提供更多低效重复性岗位,更重要的应该是创造更多的社会资源,而社会资源的创造又应当从创新发展开始。
分析原因
1.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过分看重学历因素,而忽视了能力与岗位的匹配关系,只是单方面为了追求人才队伍的学历构成更加亮眼,跟风式推出自己的招聘要求。不合理的工作安排以及让员工“被加班”的制度层出不穷,加剧员工之间的竞争关系。
2.面对发展困境,许多人不是想着寻求创新思路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采取无意义的精益求精,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低水平的复制和模仿,为了保全自身岗位耗费心力,而其余人面对这样的情况,也只能不断加码,被动应付。
3.政府有关单位对行业发展的监督和约束不到位,面对大城市的生活压力,企业动辄以裁员压制员工,员工面对企业的加班要求,在现实生活压力下往往无法逃避,只能被动收割。
提供对策
对于个人而言,需要知道的是,一味地谴责和玩梗毫无意义,需要警惕那些调侃性的说教影响自己对事物真实发展规律的认知,摆脱精神上的麻醉和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比起身体上的懒惰,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懒惰,如果每天都是上班摸鱼下班游戏,周末蜗居日常刷剧,对自己的一年毫无规划,不想着实质性的提高自己的个人技能和眼界。那么当你在各种情绪的煽动下,就很容易沦陷进自身发展的内卷中,而那些真正找准方向,努力突破的人已经摆脱了内卷。所以要在摸索中不断清晰自己的定位,实现个人努力和目标实现的正反馈,产生良性循环。
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时应当结合工作实际需求,从求职者的业务能力角度出发,而不是只关心学历。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利用创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员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僵硬的规章制度打消员工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也应当遵守劳动法的规定,切实保护劳动者权益。
政府则对此应采取多种创新手段,在政务服务领域,提倡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破除地方政府为彰显权威、推卸责任,将简单问题复杂化,让基层公务人员疲于应付的困局。让各级领导干部自觉从人民利益出发,不搞形象工程的攀比,从根本上提升服务能力。在教育领域利于推出“双减”政策,本质上就是为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减负,建立多元参与、成本分担的教育机制,建立健全教育内涵发展的制度保障,建立需求导向的多层级教育衔接制度等,这些措施均说明政府对创新打破教育内卷的许可与认同。在市场经营主体管理上,强化反垄断工作,保障市场活力,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年轻人择业时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对不履行劳动法要求,推行加班文化的企业要及时予以制止,并作出相应出发,努力构建和谐有序的工作氛围。
总结概括
当代社会“内卷”正在急速蔓延到生活与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破除“内卷”观念的肆意传播和影响,根本上还是要提高发展水平,而创新发展正式打破社会资源局限的最良药方,因此破除内卷,应当从创新发展开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