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学生村官行测每日一练(2月6日)
1 、(单选题)前几年,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助学”的旗号,大肆在校园推销“高利贷”。将目标重点放到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身上,一时间大行其道,由于设置了各种难以识别的“套路”,利息高得骇人,以及恶意逼债等,导致有的学生在压力之下不得不休学,出卖隐私,甚至出现跳楼自杀的悲剧,现在,经过教育、公安等部门的通力合作,“校园贷”已从大学校园里被清除出去,但并未绝迹,仍在危害社会。实际上大学生也有教训可以吸取,在父母的宠爱之下,在一些所谓时尚生活的诱惑下,往往过度追求超越自身和其家庭经济状况的高消费,没能认识“校园贷”的危害。因此,________________。填入划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A.教育、公安等部门要继续严格清除“校园贷”
B.大学生有必要进行反思加强自律
C.大学生要远离“校园贷”
D.大学生要增强对“校园贷”危害的认识
解析
第一步,横线空在尾句,分析横线处上文语境。文段先铺垫背景,引出大学生借“高利贷”的话题,论述“校园贷”的危害。接着论述教育、公安等部门虽然通力合作,意在解决“校园贷”问题,但该现象并未绝迹。最后转折给出文段重点,即大学生也有教训可以吸收。文段最后的重点话题落在“大学生”自身上,主要论述大学生也要从“校园贷”事件中吸取教训。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大学生要进行反思,加强自律”与“教训”话题一致,符合文段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偏离话题“大学生”。C项和D项:均偏离话题“教训”。
2 、(单选题)由于基层政府普遍人手不足,承担的任务十分繁杂,很难完成上级部门制定的“创新事项”考核。一些地方为了达成“工作创新”,便忙着到处参观取经,将别人的方案“依葫芦画瓢”盲目照搬过来。殊不知,________________。可以想见,这种“创新”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以下最适合填在划线处的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C.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创新方案亦是如此
D.这些形形色色的纸面创新往往并不符合实际
解析
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上文话题为地方为了达成创新,到处参观取经,盲目照搬,“殊不知”表转折,下文应该阐述盲目照抄带来的结果不理想。横线后“这种‘创新’”指代横线前的“依葫芦画瓢”的创新方式,且从“可以想见,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可知,横线处要能够得出“依葫芦画瓢”的创新没有好结果。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意思是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与文段“盲目照搬”无关。C项:只是论述客观情况,指由于环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不同、地理气候不同,导致思想观念和文化性格等不同,但没有指出“盲目照搬”的后果。D项:“纸面创新”属于无中生有,文段并非没有实践,而是不顾自身情况,盲目创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