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省考申论归纳概括指导:学会总结“做法”题
在各个地方的申论考试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题目给的任务是让我们总结归纳材料中的做法,这种通常题为概括归纳题。那么怎样才能快速的找到材料中做法并很好的进行总结归纳呢?接下来,华图老师将带大家一起来练习,让大家快速学会总结“做法”题。一、真题回顾
【例1】2022年国考(行政执法卷):“给定资料1”反映了N市积极落实惠企政策的有关情况,请简述其主要做法及成效。(15分)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例2】2020年国考(副省级):根据“给定资料1”,请你概括L省在人才的政治引领方面的主要举措。(10分)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例3】2021年广东(乡镇):根据给定材料,总结松岭镇在春节期间引导群众就地过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20分)
要求:概括全面,符合实际,条理清晰;篇幅不超过300字。
【例4】2018年广东统一卷:请根据材料1,总结广东技工教育的经验做法,并简要说明。(本题20分)要求:总结全面,表达准确,条理清晰。篇幅不超过200字。
二、题型特点
通过以上四道申论真题我们会发现:总结做法题一般用“简述”“概括”“总结”为设问动词,此外还可能出现“归纳”“分析”“简要说明”“列出”等等设问形式。虽然是让我们找做法这个要素,但在题干中会有要素的变形,有可能题干不会直接说“做法”这个词,而是让我们概括总结“经验”“举措”“工作”“步骤”等,那我们在总结这些要素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总结做法。该题型的分值在国考和联考中较低,通常为15分,但在特色广东省考中,分值通常为20或25分。字数要求通常为200字-300字。
三、解题技巧
1.直接在材料中找动词或动宾结构。申论材料中出现做法,一定是有人用什么方式做了什么事,达到了什么目的或取得怎样的效果。我们在读材料的时候重点标记动词出现的地方,基本有答案要点。
比如在真题回顾的例4的材料中有这样一段:“长期以来,技工教育存在产教融合不深、企业参与不够、人才培养与企业和产业发展需求相脱节等突出问题。为此,广东首创“校企双制”合作办学模式,即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院校出学位。这一模式已被国务院纳入《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成为指导推动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形式。为适应企业和产业发展需求,广东技工教育积极搭建“百校千企”校企合作平台,组织全省百所优质技工院校与包括现代产业500强和自主创新100强企业在内的千家重点企业对接,将教学和生产实践、科研紧密融合。”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段开头提到了问题,然后讲到了广东针对问题展开了哪些做法。我们重点关注材料中的动词,比如“首创”“搭建”“组织”“将...融合”,所以这一段我们可以找出来的做法有1.首创“校企双制”合作办学模式2.搭建校企合作平台3.组织院校和企业对接4.将教学和生产实践、科研紧密融合。然后在整理答案时根据字数要求适当做删减,比如将“组织院校和企业对接”改为“组织校企对接”,将“将教学和生产实践、科研紧密融合”改为“促进产学研融合”。整体来说,总结做法的题目不是很难,但需要考生在读材料时能够穿破层层修饰词和定语的干扰,快速找到核心部分的动宾结构。
2.如果题目要求我们将做法进行进一步分类归纳时,我们必须要合理的将多条做法进行分类,让答案呈现为总分结构。通常找出做法后,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维度来进行分类。比如简单的可以按照主体法分类,可以分成政府的做法、企业的做法、民众的做法等。或者按照时间空间。但大部分情况我们要具体分析完做法后才能进行分类,比如依据做法的目的和做法的效果来分类。我们依然用上面的例子来感受一下:在例4的材料中我们总结的一条做法是“推行技能导向的双证书制度,实行技能学制提高实操比重,实行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建设实训中心。”如果我们要将它写成总分结构,那么前面的总括词是什么呢?我们发现无论是推行技能导向的双证书制度还是实行技能学制,或者是建设实训中心,这一系列的做法的目的都是要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因此我们可以把“重视实操技能培养”作为总括词写在前面,也完成了对这一条做法的分类。
3.我们先认真把材料中的做法找出来然后根据逻辑和字数的要求进行适当的改写。一般是不需要对做法进一步分类的。当然,如果在自身能力、格子数量、题目难度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能分类写成总分结构肯定是最好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