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考面试备考:成为让面试官“一见钟情”的人(2)
面试是国考中的重点,每位考生都要多积累面试知识,才能离成公更进一步。为了帮助考生提分,分析总结答题方法,整理常识备考知识,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二、考生:我是有点丑但很温柔的“东施”
面试从形式上讲,是一种“交流”,要求“眼神要与考官有交流感”、“语言表达要有交流感”、“语音语调要体现交流感”等,但这些问题考生意识不到,只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我哪里比西施差了,你看我多流畅,例子举的多充实”,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我回答流畅,在努力的背书。仿佛在向考官展现,“各位评委,看我背的还流畅不?”,语言流畅当然很重要,但我们不是“超级记忆大比拼”,而是对问题有自己独立思考精神的人。
2、我语调温柔,像平静的湖面。考官每天要面试40人左右,连续几天高强度的工作,加上每个考生“催眠曲”一样的语调,考官们陷入一种“本体还在考场,元神早已飞入人间”的神游状态,如何能引得考官注意。
3、我站位不高,不懂政府思维。考生习惯了从群众立场、学生角色思考问题,很多“政策类、现象类”考题,很难一下子转换立场。如“大学校园是否该开放”,考生认为“这是我们的学校,凭什么让群众进来踩踏我们学校的花花草草?”
4、我内容充实,像例子的堆砌。每当遇到哲理题,我们听的最多的答题思路就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比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XXX……”。三大不可饶恕之罪状:只要是哲理题就举例;举例前也没个“理论过渡”;举例子还都是焦裕禄同志、秦月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