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8-12-25 20:07:55

公务员时政热点:家长与老师的“想象”之争是“思辨”教育

时事政治是公职类考试必考的内容,申论、面试必然会考到,行测偶尔也会出现。所以,无论是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地方公务员考试,甚至是事业单位单位考试、政法干警考试,大家都要忽略对时事政治热点的积累。文都公务员考试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2018公务员热点:家长与老师的“想象”之争是“思辨”教育。希望大家努力备考,轻松成“公”。更多时事政治热点内容尽在文都公考,欢迎大家收藏本网。
近日,萧山的一位家长在论坛发帖,孩子在萧山一所小学读书,最近语文考试就有这样一道拼音填空题,孩子填的“想象”,被老师打了一个“叉”。班上好多同学填“想象”,也都是错的。老师认为,“想像”才是正确答案。有位家长说,他查了字典,发现二者可以通用,“既然可以通用,那填‘想象’就不该算错啊?”(11月8日《钱江晚报》)
也许有人会认为,家长与老师的“想象”之争,不过是考试后的“一分之争”,咬文嚼字没有必要。可深一点看,双方认识之差难免影响孩子的学习。且家长的据理力争,对孩子来说,又何尝不是一次“思辨”教育。
“想象”和“想像”的交替变换,是我国语言变迁中的“历史遗留问题”。诸如此类的词组还有“辨析”与“辩析”、“帐号”与“账号”、“不至”与“不致”等等。两者皆可成词,用于拼音填空题,都没有错。可能,老师出于改卷需要,一道题只允许有一个答案。但是,日常用语何其广博,若生活中两者通用,打钩给分,又有何妨?语言学习终究是要面向生活的。
在小学生的眼中,往往只有对错。老师认为“想象”是错的,生活中却见“相像”是对的,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对错混淆的矛盾就会产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对授课产生疑惑。试问,这对语文学习来说,就没有坏处吗?语文不是数学、物理、化学一般的自然科学,不需要那么多“客观题”。留一点余地,也是为了保留学习的弹性。
众人皆知,“查字典”也是一项小学教育内容。家长可以通过查字典,了解“想象”和“想像”的通用性,孩子也可以通过查字典,验证考试答案。当面对孩子们的质疑时,且问老师又该如何应对?如果为了保持作为老师的“权威感”,坚持“想像”是唯一的答案,事后则难免伤及教育的其他内容。家长与老师的争论,也是为了教育的严谨和实在。
正所谓“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在教育中,对词语的用法存在疑惑,不妨辩一辩。只是主角不应该局限于家长,孩子更应该参与其中。如果孩子对考试答案存在疑惑,鼓励孩子自查答案,用自己的道理说服老师,也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态度。事实上,老师如果能承认自己的“失误”,并不会伤及师生间的关系,反而能得到家长和学生更多的尊重。
语言的发展是没有定数的,很多优美词组的产生,都源于旁人眼中的“别字”。“想象”与“想像”在成人眼中,不过是两个同音同义词,但在孩子眼中,却可能有着不一样的定义。笔者友人的孩子就觉得,从“想象”中看到的是“梦中的大象”,从“想像”中看到的则是“有人站在大象旁”。莫忽视一字之差,老师随笔一画,就可能断了孩子的一分想象力。(文/严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务员时政热点:家长与老师的“想象”之争是“思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