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开放合作的壮美画卷
●2018年,在外部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外交这艘巨轮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不畏风浪,砥砺前行●开放是中国外交一以贯之的主旋律。面对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逆流,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吹响了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号角;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再次展示了中国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真诚意愿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是上合组织扩员后的首次峰会,是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成为全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中非友好大家庭的一次历史性盛会,进一步促进中非合作共赢,带领南南合作迈上新台阶
世界迫切希望听到中国方案
福田康夫
最近几年,我每年都来中国参加博鳌亚洲论坛。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博鳌亚洲论坛已成为备受世界关注的国际盛会。每年春天,各国政商界领袖齐聚博鳌,渴望捕捉更多有关中国未来发展的信息,共同探讨加强合作之道。从2010年至2018年,我担任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被称为日本对博鳌亚洲论坛“最熟悉的人”。能亲身感受中国迅速发展的脉动,我感到非常欣慰。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与去年的十九大报告一脉相承,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政策。这样精彩的演讲如果只听一遍,是无法领略其核心内容的。我不仅现场聆听,还反复多次阅读演讲文本。我相信,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将润泽日本企业界的前景。
我有幸多次与习主席见面。2007年12月,我作为日本首相访华,第一次见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习近平。他待人真诚、做事认真的优秀品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与他的交谈中,我感受到习近平主席时刻都在思索中国未来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习近平主席经常提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本人就是一位卓越的实干政治家,言而有信,言出有据,令人信服。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迫切希望听到中国方案。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可以领悟到习主席着眼全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视野。我赞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习主席为人类未来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和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在过去40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我由衷希望日本媒体能够多报道一些当今的中国和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变,增进两国民众的相互理解。
(作者为博鳌亚洲论坛前理事长、日本前首相,本报驻日本记者刘军国采访整理)
开放的中国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
肖卡特·阿齐兹
这些年,我作为理事已参加了近10次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每次来中国,都是见证中国经济社会巨大变革的机会。我注意到,中国的年轻一代正变得日益自信,中国不断涌现的新发展、新机遇让他们展望未来时视野更加宽广。
在今年的论坛会场,我体验了上海一家科技公司推出的智能机器人与人进行的即时语音交流。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变革速度前所未有的时代,今天的中国科技创新进步迅速,这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提出一系列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举措,让我受到了极大鼓舞。
习近平主席是一位充满人格魅力的领导人。他目光长远,愿意帮助其他国家实现共同繁荣,带领中国展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担当。
中国自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产能的大幅增长彻底改变了经济面貌,也惠及世界各国。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从无数跨国公司多年来选择在中国投资兴业就可以看出,中国开放程度正在不断加深。
过去5年间,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助推其他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是区域发展的关键性驱动因素,为21世纪的全球合作奠定了基调。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看到更多新的机场、铁路和港口,各国联系在加强,贸易和投资迎来新机遇。
展望未来,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发展中国家要继续学习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相信博鳌亚洲论坛将为各国提供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
(作者为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成员、巴基斯坦前总理,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丁雪真采访整理)
青岛峰会为地区合作发展注入新动力
阿利莫夫
今年的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是上合组织扩员后,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充分展现“上海精神”的重要会议。在此次峰会上,各成员国领导人批准了《〈上合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18—2022年)》,阐述了本组织巩固互信、稳步推进务实合作的各方面具体措施。
青岛峰会为本地区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发展注入新动力。它确立了上合组织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各方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打击恐怖主义等领域的任务,强调坚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众多成员国表示,将继续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及其他成员国国家发展战略相对接。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毒品贩运、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一系列共同的威胁与挑战,仅仅依靠个别国家或个别组织的力量无法独自应对,必须加强合作。各成员国认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实现和平发展与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础,体现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全球治理新视野。
中国在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期间举办了160多场活动,推出了很多创新性举措,推动上合组织各领域合作取得新发展。这都要归功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上合组织发展持续给予的重视与支持。中方一直以来的支持,使上合组织成为欧亚大陆最具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之一。
我即将离任上合组织秘书长一职。能在过去三年里全身心投入到推动落实上合组织的各项合作计划中,是我莫大的荣幸。在上合组织各成员国的有力支持下,上合组织的发展理念与目标已得到了本地区乃至全世界民众的广泛认同。毫无疑问,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合作将逐年增强,上合组织的国际“朋友圈”也会不断扩大。
(作者为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本报记者暨佩娟采访整理)
中国在多边外交中发挥着重要协调作用
德米特里·梅津采夫
2001年,我第一次到中国访问。在此后将近20年的时间里,我往返于俄中之间的次数不少于100次。我每次来中国,都对双方的会谈会见充满期待,希望能凝聚更多共识,取得更多合作成果。至今,我的历次中国之行都很圆满。
我曾在2013年到2015年间担任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秘书长。今年6月召开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是上合组织扩员后召开的首次峰会,为上合组织的活动日程表增添了新内容。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青岛宣言》的发表,是成员国严格遵循“上海精神”,各方团结协商的结果,彰显了上合组织的发展壮大和协调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中国在多边外交中发挥着重要协调作用,这在上合组织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上合组织平台,中国作出不懈努力,平等协商,为各种复杂问题寻求合理解决方案,享有很高威望。如果把上合组织比喻为一幅美丽画卷,中国就是其中最亮丽的色彩。
在这个平台上,俄罗斯与中国密切协作。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在很多问题上立场一致,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两位国家领导人之间深厚的个人友谊也为俄中关系的发展,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动力。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充分考虑到当今世界的现实,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我很荣幸参加了去年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该倡议是中国在全球治理方面提出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长远来看,包括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将从这一理念中受益。
(作者为俄联邦委员会经济政策委员会主席、俄中友协主席,本报驻俄罗斯记者张晓东采访整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