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8-11-27 18:16:57

2019年国考冲刺:言语理解80题(九)

41.房贷利率上浮有其特殊政策背景和银行资产荒的趋利选择因素,和“停贷”不能直接联系起来。专家指出,一方面,资金成本继续上升,包括余额宝等固定理财收益年化资金成本已经接近4.1,这种情况下,叠加管理成本,按揭贷款的基准利率4.9对于大部分银行来说,已经属于低利润产品,所以预计后续银行将逐渐从目前的基准为主流提高到基准上浮。另一方面,房贷依然是目前大部分银行的优质业务,所以不可能出现大面积停贷的现象。
    这段文字想要说明( )
    A“停贷”一事不可盲目听信谣言
    B房贷的基准已经属于低利润产品
    C房贷业务依旧收到市场的欢迎
    D房贷利率上浮并不代表“停贷”
    42.虽然世界因发明而辉煌,但发明家个体常常寂寞地在逆境中奋斗。市场只认同其有直接消费价值的产品,很少有人会为发明家的理想“埋单”。世界上有职业教师和科学家,因为人们认识到教育和科学对人类的重要性,教师和科学家可以衣食无忧地培育学生,探究宇宙;然而世界上没有“发明家”这种职业,也没有人付给发明家薪水。
    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的是:
    A.世界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发明
    B.发明家比科学家等处境艰难
    C.发明通常不具有直接消费价值
    D.社会应对发明家提供更多保障
    43.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过“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倘使我们有着这样的互害心,有着粗俗、低级的趣味,那我们怎么可能把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做一个完整的传承?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的是( )。
    A.文化的薪火相传需要素质和品位的提升
    B.如今社会上很多人都没有品味
    C.我们已经不可能将传统文化完整传承
    D.习近平语重心长地希望我们不要把第一个扣子扣错
    44.面对具有威胁性的突发事件,恐慌心理是人们进行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但是,过度的恐慌反应,常常会导致比事件危害本身更为严重的消极后果。经验显示,在突发事性公共事件中,许多损失可能不是事件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的过度恐慌导致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产生恐慌心理是人们在突发事件中的正常反应
    B.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人们的损失往往是自己造成的
    C.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其实不必慌张
    D.面对突发事件,人们应尽量保持稳定的心态
    45.军事领域的对抗和竞争最为激烈,因而也必然是创造多于模仿、创新最为迅速的领域。而一提到创新,人们往往想到是专家教授、博导院士这些“显人才”,容易忽略那些有一定潜力、具备了某种创造潜能,甚至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没有得到承认的“潜人才”。毋庸置疑,能力出众、知名度高的“显人才”是军事创新的主要力量,但“潜人才”也是军事创新的生力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创新在竞争激烈的军事领域中越发重要
    B.军事创新中“显人才”和“潜人才”同等重要
    C.应重视“潜人才”的重要作用
    D.创新是一切事业生命力的来源
    参考答案见下页!
相关内容推荐: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提出对策

gwyfive 发表于 2018-11-27 18:32:32


    【参考答案】
    41.【答案】A
    【解析】总分结构,文段首句即为主旨,后文为正向援引,支撑主旨句的论点。意图判断题首选引申项A,D为主旨项,BC为观点援引本身不重要,并且是单方面原因的论述,因此排除。
    42.【答案】 D
    【解析】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文段首句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是”引出文段重点,发明家处境艰难这样一个社会问题,接下来的两句话是对前一句的解释说明。尾句用“然而”进行转折,强调“没有发明家这种职业,也没有人付给发明家薪水”。这是一个典型的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首句和尾句共同完成对一个观点的阐释——发明家处境很艰难。针对发明家处境很艰难我们可以引申出一个对策,那就是应该给发明家提供更多的保障。故本题选择D。纠错:A、C选项的重点是强调发明,而文段强调的是发明家,主体错误;B选项是文段的主旨,社会问题类的意图判断题应该稍加引申,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43.【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文段先援引观点,紧接着作者运用反问句抛出疑问,所以需要反推得出作者观点,即“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品味,才能把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做一个完整的传承”。同义替换,本题答案为A选项。B选项无中生有;C选项过于绝对;D选项并非文段重点。
    44.【答案】 D
    【解析】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本段文字言内之意的重点在转折词“但是”之后,“过度的恐慌反应,常常会导致比事件危害本身更为严重的消极后果。”接下来“经验显示”引出的是具体的例子,解释或者补充说明作者所强调的重点。既然过度恐慌常会导致严重的消极后果,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就是呼吁大家在突发事件中应该保持镇定。因此选择D。纠错:A项只是转折前一分句的复述;B项过度推断,文中只说了“过度的恐慌反应”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并不能推出损失往往都是人们自己造成的;C项也属于错误推断,在突发时间面前恐慌是人的本能反应,只要不过度,作者并没有否定这种心理反应。
    45.【答案】C
    【解析】本题为意图判断题。文段最后一句转折后抛出作者的观点,即“‘潜人才’也是军事创新的生力军”,说明作者要重视“潜人才”,同义替换,正确答案为C选项。
相关内容推荐: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提出对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9年国考冲刺:言语理解80题(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