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8-11-15 17:06:36

公共基础知识:分析典型的上行文请示与报告之区别

华图教育网整理了2018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公共基础知识重点、公共基础知识指南等,希望帮助考生快速顺利的掌握2018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公共基础知识:分析典型的上行文请示与报告之区别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公文部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党政机关公文15个法定文种中的典型的上行文请示与报告之区别。
    一、知识点剖析
    请示
    (一)请示的适用范围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二)请示的特点
    1.单一性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这条规定强调了请示主题单一和主送机关单一的显著特点。
    2.期复性
    请示是下级机关为请求上级机关批准某一事项或解决某个问题而制发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反馈即期待上级明确表态予以答复。
    3.时效性
    一般来说,请示的事项是亟待明确或继续解决的问题,时效性很强,上级机关受文后应及时研究,无论同意与否,都应尽快做出批复,不宜久拖不复。否则,便会影响下级机关正常开展工作。
    报告
    (一)报告的适用范围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二)报告的特点
    1.陈述性
    报告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主要是为了让上级了解情况。所以报告大都采用叙述、说明的表达方式,一般不要求上级批示答复,因而具有明显的陈述性。
    2.沟通性
    对下级来说,报告是“下情上达”的主要手段,以此取得上级机关的理解、支持、指导,减少和避免工作上的失误。对上级来说,通过报告获得信息,了解情况,得到合理建议,可以作为决策、指导和协调工作的重要依据。
    3.单向性
    报告向上级行文,不需要任何相对应的文件,即具有单向性。所以应避免使用“以上报告妥否,请批示”之类的结尾语言。
    二、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请示与报告都是上行公文,但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却是十分明显的。
    1.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是有所恳求,要求上级机关批复;报告主要是下情上达,不要求批复。
    2.行文内容不同
    请示主要写带有迫切性、需上级机关明确指示或批准的事项,行文时只能一文一事;报告则着眼于汇报或反映情况,既可一文一事,亦可一文数事。
    3.行文时间不同
    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不允许“先斩后奏”;报告主要是事后行文,也可根据情况在事中、事前行文(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或开展工作、活动的打算等)。
    三、考点分析与例题展示
    1.会考查请示与报告的行文目的。
    【解析】请示是有所恳求,要求上级机关批复;上级机关回复时采用批复文种进行回复。有请示有批复,无请示无批复。报告主要是下情上达,不要求批复。
    例题.(多选)下列关于报告和请示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有( )。
    A.请示是呈请,报告是汇报,一个是问件,需要领导机关答复,一个是阅件,不需要领导机关答复
    B.请示产生于事先,事中,事后;报告可以在事先,事中,事后行文
    C.请示与报告一般情况下可以越级行文
    D.请示一文一事,报告可一文一事,也可进行综合性汇报
    【解析】AD。从题干中看出本题考查的是请示与报告的区别。请示必须在事前请示,不得先斩后奏。而报告可以事前报告,事中报告,事后报告都可以。为了保持正常的上下级隶属关系,请示与报告一般情况下不得越级行文。故BC表述错误。AD正好体现了请示与报告的行文目的和行文内容,表述正确。故本题答案为选AD。
    经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各位考生对于党政机关公文中15个法定文种中的典型上行文请示和报告的区别有了很深的了解。
相关内容推荐: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点分布|考场设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共基础知识:分析典型的上行文请示与报告之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