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8-11-13 19:04:08

面试题库: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答案11.13

做为成“公”临门最重要的一关“面试” 而言,成“公”之时并非一日而成。不论是国考、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选调生考试、政法干警考试等等到最后都离不开面试,所以要想在面试中一举成 “公”,更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其实做到平时积累并不难,只要记得每天抽时间来面试频道做做模拟题,就完事大吉啦!温馨提示:面试模拟每日一练上菜时间为: 每个周一至周五哦,我们每日不见不散。
在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时代,网络信息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百姓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一些带有“科学”“专家”等字样的文章则更能吸引大众的眼球,得到广泛的传播。在这一大环境下,出现的一些伪科学文章会给百姓带来大范围的消极影响,甚至会危及到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和制止,以避免减少消极影响。
伪科学文章在网络上的大肆传播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的:
一方面,网络监管体系不健全,对于网络信息的审核存在很大漏洞。当前的网络信息审核仅仅是大而化之的审核,对于信息具体内容的准确性往往缺乏专业的判断,这使得一些内容不实甚至错误的文章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另一方面,人们缺乏基本科学常识,对科学有着盲目的崇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养生等领域,应该说普通大众对于科学知识的需求量是很高的,甚至达到了崇拜的程度。然而,由于我国基础科学普及率较低,群众的科学水平普遍较低,对于网络知识没有甄选和鉴别能力。因此,当一些伪科学的文章披上科学的外衣时,许多群众就掉进了陷阱,并不自觉地成为了伪科学的传播者。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网络监管和群众科普等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从网络监管来看,必须加强对网络信息的审查核实。相关部门必须肩负起维护网络健康的职责,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够对网络信息作出专业的筛查。
第二,从群众方面来看,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甄别能力,对于网络信息保持理性的态度,要有核实的精神,而不是盲目信服,进而成为虚假信息的传播者。
第三,从政府方面来看,政府必须加强对基础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科学知识水平,进而减少群众被虚假信息欺骗的情况发生,保护群众利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面试题库: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答案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