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校长陪餐制维护学生“舌尖安全”
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校长陪餐制维护学生“舌尖安全” 。2018年安徽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围绕教育热点提出建议,11月5日,安徽省教育厅进行集中回复。其中提出,安徽将制定学校午餐管理办法,引入准入与退出机制。此外,还将落实中小学校校长陪餐制,及时公开就餐人数和带量食谱等相关信息,并成立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膳食委员会,定期对饭菜价格和质量进行评估。(11月6日《合肥晚报》)
中小学生午餐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和家长关注的焦点,孩子们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更要吃得安全。安徽将制定学校午餐管理办法,并落实中小学校校长陪餐制,让校长们陪着学生一起吃午餐。此举将促使学校及其负责人能及时了解午餐食品安全的状况,一旦发现或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从而有效维护在校学生们的“舌尖安全”。
在现阶段,很多中小学校还不具备自己开办食堂供餐的条件,企业配送学生午餐的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将大量存在。然而,供餐企业良莠不齐,一些供餐企业为能从学生伙食费中“赚取”更多经济利润,便昧着良心使用价格低廉的过期、变质甚至发霉腐烂等劣质食材。校园特别是封闭式管理学校,具有相对的区域封闭性,而为了食品安全起见,很多学校一般不允许学生在校外用餐,午餐集中供应便有了一定的市场垄断性。由于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即便午餐难以下咽,为了填饱肚子,学生也只得囫囵吃下,严重威胁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加强供餐企业的监督管理,杜绝一切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就显得尤为重要。
安徽拟制定学校午餐管理办法,引入准入与退出机制,目的就是要提高供餐企业进驻中小学校的“门槛”,淘汰饭菜质量较差或出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供餐企业,以敦促供餐企业重视食品安全,提高饭菜质量,否则,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丢掉其在学校午餐市场的这“一碗饭”。而落实中小学校校长陪餐制,作为学校第一负责人的校长要陪着学生一起吃,不仅能亲身感受和体验饭菜质量的好坏,也能在现场了解到广大学生对饭菜质量的真实评价,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或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也能在第一时间组织处理和处置,让学生们吃得更放心。由于有校长来用餐监督,供餐企业往往也不敢有丝毫怠慢,就会注重在饭菜质量和保证食品安全方面多下功夫,不敢也不会再使用过期、霉变等劣质食材,从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学生午餐安全问题,主要出现在食材质量、食品制作和存放是否安全卫生,以及饮食搭配是否健康等环节,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因而,除了校长陪餐制和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代表参与监督外,必须在每一个环节都要严加监管。各地食药监、卫生等市场监管和卫生部门,应从食品来源、制作和配送等环节实施常态化的监管,经得起全面追溯。从农田到校园餐桌,一旦发现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应该在流通至下一个环节之前立即解决处理,防患于未然,坚决不能让有问题的午餐损害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此外,对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学校、监管部门等相关责任人,也应彻查背后有无渎职、贪腐等行为,并对违纪违法行为予以严肃处理和依法严惩,才能起到震慑和警示教育作用。
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头等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安徽落实中小学校校长陪餐制,不失为一项维护学生“舌尖安全”的有效举措,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
文/丁家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