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考申论写作技巧:结尾三原则
【知满天教育吉林分校发布】关注知满天微信公众号,公考信息早知道!
吉林分校微信公众号:jilinzhimantian
知满天微信公众号:zhimantianv
仕途帮公考:stbgongkao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700-9897
2019国考申论写作技巧:结尾三原则 第一原则:宜短小精悍,忌长篇大论。 文章写作中,往往有“凤头,猪肚,豹尾”的提法。“豹尾”也直接点名结尾要“短小精悍”。根据申论文章的结构,建议字数在100左右即可。而有些考生在结尾写作中动辄200-300字,完全是赘余:一则在结构上不美观;二则因为加入了过多的信息会让主题不够明确。对此,我们建议:结尾宜短不宜长,100-150字即可,重申主题最重要。 第二原则:宜直点主题,忌堆砌辞藻。 很多考生结尾写作中会盲目追求结尾的“新颖,生动”,引用大量名言警句和领导干部讲话,以为可以凭借“有文采”的句式堆砌能获得阅卷考官的青睐。其实不然,结尾的写作固然可以引用,但是一句名言足矣,过多的句式堆砌给人“班门弄斧”的感觉。对此,我们建议:结尾点题,直接亮明主题观点即可,不要过度堆砌名言。 第三原则:宜适当拔高,忌假大空套。 结尾作为最后的总结点题部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考生一般比较喜欢采用理论热词、政策方针等表述拔高主题,但实际操作过过程中往往“用力过猛”,导致假大空套——动辄就为了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动辄就是实现和谐社会......这样不结合材料以及题目实际,而“一刀切”的拔高,会让结尾变成“毫无营养的”假话、空话、套话。 而结尾的拔高关键在把握一个“度”—适度拔高:要结合论证的主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上升到“五位一体”——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方面的核心理论词即可。以四川2014年下半年的真题为例,根据对题目和材料逻辑的分析整合得出主题:破解垃圾难题,推动绿色发展。那么写结尾的时候,如果拔高,我们就可以谈到“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将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表述,而不是简单的“实现中国梦”。再次提醒广大考生:结尾点明主题后,结合其所在领域适度拔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