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8-10-26 21:34:21

法律知识考试:法律练习题(六十六)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考试《法律练习题(六十六)》,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1.法律规定了人们的一般行为模式,从而为人们的交互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型、标准或方向。法律的这一特性是指( )。
A.法律的规范性 B.法律的普遍性
C.法律的确定性 D.法律的统一性
【答案】A。解析:规范性是指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规范,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模式,从而为人们的交互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型、标准或方向。普遍性是从法的效力方面来说的,其主要内容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本题答案为A。
2.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 )。
A.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的根本制度宪
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于普通法律
C.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本和依据
D.宪法是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答案】C。解析: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普通法律是由宪法派生的。②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③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AB选项是宪法做为我国根本大法的体现。D项是宪法的本质,故本题选C。
3.孙某委托吴某为代理人购买一批货物,吴某的下列行为中,违反法律规定的是( )。
A.吴某生重病,停止了购买货物事宜,并通知了孙某
B.及时将购买货物过程中的情况报告给孙某
C.经孙某同意,另行委托林某,办理购买货物事宜
D.与陆某恶意串通,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购入一批货物
【答案】D。解析: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名义与第三人为民事行为,从而对被代理人直接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代理人在行使代理权的过程中,要求为被代理人的利益考虑,并及时讲代理的有关情况向被代理人汇报,同时法律也规定了禁止代理的情形,即:自己代理、双方代理、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本题D选项属于禁止代理的情形,故选D。
4.下列关于肖像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法人也有肖像权
B.公民的肖像权受到侵犯时,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C.使用公民的肖像,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和规定进行
D.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答案】A。解析:肖像权,是指自然人通过各种形式在客观上再现自己形象而享有的人格权。根据定义,肖像权的主体是自然人,而不包括法人,故A错误。
5.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毁损的严重后果;乙未击中任何对象。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成立故意毁损文物罪,因为毁损文物的结果是甲故意开枪的行为造成的
B.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损毁文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D.甲的行为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成立牵连犯
【答案】B。解析:甲、乙二人有共同的杀人故意,亦有共同的杀人行为,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打击错误是指由于行为本身的差误,导致行为人所欲攻击的对象与实际受害的对象不一致,应在故意内容与客观行为相统一的范围内认定犯罪。因此,对甲只能以故意杀人未遂,论处。
相关推荐:
法律练习题(六十五)
法律练习题(六十四)
法律练习题(六十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法律知识考试:法律练习题(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