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8-10-26 21:34:05

法律知识考试:刑法犯罪既遂常见题目大汇总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考试《刑法犯罪既遂常见题目大汇总》,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在每年的事业单位考试中,刑法一直都是考察的重点, 其中故意犯罪的形态可考性很高,今天就刑法中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总结下近几年考试中出现的考点。犯罪既遂是指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是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不同的犯罪,既遂标准也不一样。
【例题】甲盗得笔记本电脑一台,结果发现是自己大学同学乙的,便偷偷将电脑还给乙。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犯罪中止
【答案】C。解析:盗窃罪的既遂标准采用失控说,如果使得财物所有人丧失对该财物的控制,那么盗窃就既遂,本题中甲盗得笔记本电脑一台,后又还给乙,说明甲已经把电脑偷走,电脑的主人乙已经对电脑失去控制,甲盗窃罪已经既遂,故本题答案为C。
【例题】甲去购买钻戒,甲趁服务员弯腰拿取钻戒时,便故意转移乙的注意力,趁其不备把桌上摆放的钻戒,放到口袋便走,未走出商店时和保安迎头相撞,钻戒掉到地上,被保安扭送到公安局,甲的行为属于盗窃罪的:
A.既遂
B.预备
C.未遂
D.中止
【答案】A。解析:盗窃罪的既遂标准采用失控说,如果使得财物所有人丧失对该财物的控制,那么盗窃就既遂,本题中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趁店员不注意,把钻戒放到口袋,当甲把钻戒放到自己口袋时,服务人员已经对钻戒失去控制,甲盗窃罪已经既遂,后被保安发现扭送到公安局,不影响犯罪形态,故本题答案为A。
【例题】甲以出卖为目的,将独自玩耍的4岁孩子乙骗到自己家中,后因找不到买主又主动将乙送回到原地方,甲的行为:
A.可不以犯罪论处
B.构成拐卖儿童罪中止
C.构成拐卖儿童罪未遂
D.构成拐卖儿童罪既遂
【答案】D。解析: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既遂标准是以出卖为目的,实际控制被害人的人身自由。本题中甲以出卖为目的,将独自玩耍的4岁孩子乙骗到自己家中,已经实际控制被害人人身自由,属于犯罪既遂,故本题答案为D。
【例题】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某单位谋取利益。随后,该单位的经理送给甲—张购物卡,并告知其购物卡的价值为3万元、使用期限为一个月。甲收下购物卡后忘记使用,导致购物卡过 期作废,卡内的3万元被退回到原单位。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
B.甲的行为构成受贿(既遂)罪
C.甲的行为构成受贿(未遂)罪
D.甲的行为构成受贿(预备)罪
【答案】B。解析: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本题中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某单位谋取利益,并收取该单位购物卡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受贿罪的全部构成要件,所以甲的行为已经构成既遂,和钱有没有花出去并无关系,故本题答案为B。
【例题】甲绑架乙后,和乙的老婆打电话索要钱财,乙的老婆对甲的行为不予理睬,甲被迫放了乙,甲构成绑架罪的( )
A.既遂
B.预备
C.未遂
D.中止
【答案】A。解析:绑架罪的既遂,应以行为人是否将被害人劫持并实际控制为标准。即行为人只要实施了绑架他人的行为,就构成绑架罪的既遂,而不是以勒索的财物是否到手或者其他目的是否达到为标准。甲绑架乙后,和乙的老婆打电话索要钱财,说明甲已经实际控制被绑架人乙,甲的行为构成绑架罪的既遂,故本题答案为A。
相关推荐:
如何准确掌握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如何判断故意犯罪形态
论故意犯罪形态之犯罪既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法律知识考试:刑法犯罪既遂常见题目大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