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作者:粟实 执笔人: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杨茂林、乔卫东、侯竞凯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每当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总是高度重视思想理论的宣传教育作用,始终把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摆在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党的理论宣传教育做细做实做到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省委高度重视理论宣讲工作,在实践中以守正为要、以创新为贵,始终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理论宣讲工作的根本,大力推动宣讲工作创新传播手段,改进文风话风,增强理论的渗透率和感染力。省委书记骆惠宁在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长期重大战略任务,持续抓细抓实抓出成效,更好运用这一思想武器研究解决我省改革发展党建中的重大问题。省委召开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对开展好理论宣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省委宣传部召开“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基层”推进会,对基层宣讲作出新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在全省深入开展“总书记视察山西讲话进基层”“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基层”等主题宣讲活动,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七进”工作,基层宣讲亮点纷呈,党的创新理论在群众中开花结果。
★宣讲进企业,就是要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主张送到企业改革发展第一线,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认清大局、把握大势,增强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凝聚起转型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省委高度重视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要求以理论学习、理论宣讲为抓手,营造党建强企、思想建党,“党建强、发展强”的浓厚氛围。按照省委要求,省国资委和省属企业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全系统共组织“总书记视察山西讲话进基层”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宣讲7000多场,受众50多万人次,班组和支部覆盖率达到100%。晋煤集团打造精品课程20余个,深入基层宣讲100余场;太钢集团开设技术大讲堂;阳煤集团开展“百期万人大学习大培训大提升”活动;山西国资网、山西国资微信公众号以及各企业的报纸、电视台、网站、宣传栏、展板、电子屏等媒介普遍开设学习专栏,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省国防科技工业党委把理论宣讲与全系统企业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把普遍开展的“道德讲堂”与“干部理论大讲堂”结合起来,拓宽了理论宣讲的渠道。通过精准平实、有针对性地开展宣讲,及时回应干部职工关心的“去产能富余人员分流”“国企改革”“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少能多、人员能进能出”等问题,充分发挥了宣讲在企业党建、改革发展和提升凝聚力向心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省属企业经济指标创五年来最好水平,新兴产业增加值及利润实现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迈出重大步伐。
★宣讲进农村,就是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创新理论、惠农政策、扶贫举措普及到每个角落,推动“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增强农民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让广大农民的梦想汇入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进程。省委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五级书记带头宣讲,通过典型言传身教、传统文化滋养、先进文化引导等方式,转思想、扶志气,15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全省“三农”工作打开新的局面。晋城市打造“新时代讲习快车”基层宣讲品牌,“行业号”“县区号”先后开出,停靠乡村就以人、地、钱关系为切口讲乡村振兴,停靠地头就以连翘种植、果树嫁接等为切口讲农业技术,以量身定制的“理论套餐”为农民解疑释惑。朔州市在全市每个乡镇、街道建立新时代传习所,每个乡镇有3名班子成员和1名联络员作为宣讲主力,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走上讲台,同时吸纳农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大学生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和新乡贤等加入宣讲队伍,为传“清”理论政策、传“活”时代精神提供了有力的人才队伍保障。云州区以“新农民夜校”为阵地,以领导干部、理论骨干、乡贤“名嘴”为教师,开展“民情座谈”“理论直通”等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贴近群众、深入人心。临猗县角杯乡宣讲员在新型农民职业培训会上,为培训的学员传授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培训、科学种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惠农政策等知识,做到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传授农业知识的深度融合。在村民活动中心、在农家庭院、在田间地头,基层宣讲员们以“土话方言”、弹唱快板等方式,传播好政策、赞美新生活、歌颂新时代,通过“小场面”,讲好“小故事”,说清“大道理”,让农民听得懂、记得住,凝聚起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
★宣讲进机关,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精准传达给每一个干部,提高干部政治站位和思想理论水平,让提升工作标准、争创一流业绩、全力争取“两转”基础上的更大进步成为干部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以崭新姿态担当干事、激情干事、开拓干事。省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加强“三基建设”结合起来,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结合起来,与巩固和净化政治生态结合起来,与开展万名干部大调研等活动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省委中心组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在分管领域和部门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各部门党委(党组)书记、机关党的十九大代表带头走上讲台,为干部进行理论宣讲。省直工委组织的领导干部宣讲团、专家学者宣讲团、党校教师宣讲团、在职干部宣讲队伍共142支,在省直139个厅局及直属单位宣讲7000余场,党员干部受众达12万名。省委宣传部和省直工委抽调部分省直单位骨干力量作为党课辅导员,到各市、县开展“送党课到基层”对口宣讲,有力带动了基层干部的理论学习。各市积极响应,针对过去上下一般粗、基层理论学习弱化等问题,广泛开展针对市、县、乡三级干部的宣讲活动,充分发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阵地作用,做到了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宣讲“党课”,使超过百万名党员干部受到教育,“四个意识”进一步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不断提升,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宣讲进校园,就是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帮助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省委坚持把宣讲进校园作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省委书记骆惠宁带头在中北大学向青年学子面对面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学生中产生强烈共鸣。全省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基层高校“百千万”师生面对面行动,百名理论骨干、千名教师、万名学生开展宣讲、调研、实践活动,参加师生2万余人,探索出一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新路径。2017年秋季开学,省教育厅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遵循“小学讲故事、中学讲常识、大学讲理论”的原则,在全省82所高校和9251所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了“开学第一课”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省委宣传部牵头组建高校《资本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习小组,组建高校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红”队伍,突出分众化、接地气的定位,对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开展分专题进行宣讲。山西医科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高校第一时间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着力解决教材修订中照搬文件、贴标签的问题,让党的十九大精神“零时差”“带着热气”走进青年学子。太原市以“讲时代故事、发时代先声、做时代新人、树时代新风”为主题,以“岗位、人物、故事”为主线,举办“时代新人说”讲述活动500余场。“越奋斗越青春”“致敬城市脊梁”专场先后走进山西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太原学院,让5000余人现场感受新思想的魅力。依托新开设的马克思书房,太原市实施“小小马克思”培养计划,组织时代新人优秀宣讲者走进书房,为全市小学高年级学生讲述立足平凡岗位的奋斗故事。一堂堂生动的理论宣讲、一次次热烈的互动讨论、一篇篇真挚的心得体会……以融入贯穿、潜移默化的形式,增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让青春年华汇进时代旋律,让个人追求融入复兴梦想。
★宣讲进社区,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讲清楚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关心关切,帮助群众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落地生根。省委牢固树立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三基”强“根基”,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各地坚持把面向社区的宣传思想工作,作为加强基层社区党建、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在长治,老干部宣讲团长期深入社区开展宣讲,走街入户采取的都是拉家常的方式,和居民交流说的都是当地方言,易于接受和理解。28年来,这支由老红军、老革命、老领导、老同志组成的宣讲队伍,累计宣讲3160多场,听众40多万人次。吕梁市从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模范人物和优秀党员中,选聘了3226名农村、社区宣传文化员,专职从事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构建了“板报出起来”“喇叭响起来”“书屋用起来”“文体活动搞起来”“报纸读起来”“故事讲起来”“支部强起来”等“七个起来”工作体系,既讲好民生政策,又挨家挨户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把工作做到他们心坎上。晋中市组建了以本地乡土文艺人才和群众演员为主体、以地方特色艺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艺轻骑兵”宣讲团,用“地方戏”“百姓歌”讲“普通话”,用小情境实舞台讲大主题,有效推动了理论在基层的落地生根。158支“文艺轻骑兵”队伍活跃在乡村社区,以“文化关注民生,文化惠及民生”的形式,讲好中国梦,讲好万家情,参演人数2500余人,累计演出870余场。正如社区群众说的那样,“教育、医疗、养老,这些咱老百姓心里想的,党中央和总书记都惦记着。”“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跟着总书记踏踏实实工作,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民生工作的新举措,在精细化、接地气的宣讲中契合起来,汇聚成苦干实干、缔造未来的强大信心。
★宣讲进军营,就是要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明确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使广大官兵深刻理解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深刻理解新时代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全省坚持把宣讲进军营作为军民融合、军地共建的重要载体。在每座军营、每个连队、每个哨所、每个战位,宣讲员们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经济、民生、文化、党建、军民融合、国防动员等内容分专题为驻晋部队和武警官兵开展宣讲。宣讲力量不足、地方人员军事知识欠缺怎么办?晋城军地双方实行资源共享,联合下发《晋城市国防动员系统“百人宣讲团”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意见》,理论宣传队伍从优秀军官、专武干部、民兵骨干扩展到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党校和地方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受众群体也从部队官兵、民兵拓展到广大干部和普通百姓,实现了宣讲队伍军地共享,受众群众全员覆盖。阳泉市委宣讲团成员到军分区开展宣讲,与所属官兵、职工进行互动交流。在听取宣讲报告基础上,阳泉军分区深入开展了编写一本学习要点、安排一次深入调研、组织一次骨干集训、完善一批宣传阵地、组织一轮宣讲活动的“五个一”活动,形成了“武装骨干、进村入户”的经验做法,由省军区在全省推广。今年以来,“进军营”宣讲共开展900多场,16万人次的官兵、专武干部和民兵骨干聆听了宣讲辅导。驻晋部队和武警官兵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永远做党的好战士,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宣讲进网络,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凝聚亿万网民,创新改进网上宣传,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坚决打赢网上舆论斗争,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省委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网信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召开中心组专题学习报告会,着力提高领导干部互联网知识素养,提升互联网条件下工作能力。省委多次对中央宣讲团来晋宣讲活动进行网络直播、网络推送,扩大了影响力和覆盖面。各地各部门纷纷把网络作为宣讲的重要战场,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宣传。省科协借助微信平台推出全新学习模式“党的十九大精神微讲堂”,以“党的十九大”“学党章”“在山西”“问答台”四个板块,每篇每天时长5分钟,音频文字同步推送。忻州市搭建“随手拍”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大众化理论宣讲和理论传播,从一个小小的公众号发展成为集微信、微博、头条号等多类型第三方客户端于一体的网络集群,多终端发回帖数和粉丝量双双突破100万,日访问量超过6万人次。长治市坚持“网上学”与“网下做”相结合,开通微信公众号“长治微讲堂”,以“微数据+微图文+微事例+微动漫+微讲坛+微电影”等图文视频音频宣讲、推送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阳泉市通过线上答疑解惑、线下跟踪服务的方式,为基层群众提供了微视频、微论坛、微题库、小课堂、小橱窗、小读本“三微”“三小”的理论学习产品和平台,形成全市上下集中学、个人学、相互学相结合的良好学习氛围。临汾新闻网、临汾广电网、市政府门户网等新闻网站,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集中推送,搭建“微课堂”,开展“微宣讲”,实施“微传播”,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开展宣传。目前,全省上千家政务网站和多家新闻移动客户端,都在明显位置开设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栏,对理论版、理论节目的“互联网+”传播正广泛吸引读者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关注,日渐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释放“最大正能量”。
当前我省正处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新局面的关键时期,全省理论宣讲工作要站在事关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事关全省工作大局的政治高度,深入推进“七进”工作,坚持守正创新,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方向、守立场、守根脉、守底线,在坚守正道中发展事业,在改革创新中巩固事业,着力解决好全省理论宣讲工作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勇于探索、敢闯敢试,艰苦奋斗、干事创业,切实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奋力开创我省宣讲工作新局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