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时政热点:空气质量成为校园安全监管漏洞
时事政治是公职类考试必考的内容,申论、面试必然会考到,行测偶尔也会出现。所以,无论是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地方公务员考试,甚至是事业单位单位考试、政法干警考试,大家都要忽略对时事政治热点的积累。文都公务员考试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2018公务员热点:空气质量成为校园安全监管漏洞。希望大家努力备考,轻松成“公”。更多时事政治热点内容尽在文都公考,欢迎大家收藏本网。一边是多达几十名小学生在刚刚装修的教室里出现流鼻血、头疼、呕吐等不适症状,另一边则是学校出具的“完全合格”的空气质量检测报告——某小学今秋开学后出现了“离奇一幕”。(9月21日 《工人日报》)
又是空气质量检测引发的争议!
校方出具的空气质量检测报告是“完全合格”,但打脸的是,“几十名小学生在刚刚装修的教室里出现流鼻血、头疼、呕吐等不适症状”。校方说合格,家长却不放心,一时间矛盾急剧上升。作为质监部门却无权对学校进行强制管理,作为环保部门也很难对其监管,而教育部门的回应却是“相关部门正在着手处理”。眼见校方和家长们争执不下,行政部门却难以做出裁断,这说明当前校园安全监管存在着的重大漏洞。
校园安全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牵动着广大家长的心,关系着家庭的安宁与幸福,而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安全涉及到是食品、交通、突出事件等方面。一般来说,学校都会高度重视校园安全,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会进行必要的检查,督促学校整治整改。
然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学校教室也已告别了四面白墙、一张黑板的时代,向着精装修方向发展,尤其是一些小学的教室,装修更显“豪华”,装修污染渐渐成为一些新建学校的突出问题。而在旧有校园安全体系里,并没有考虑装修污染这个因素,空气质量检测更是无从谈起。在教育等部门进行的校园安全大检查里,也并没有空气质量检测这一项。大多数学校在教室装修之后,普遍做法是空置一段时间,散散气,并没有进行严格的科学的空气质量检测。
一方面监管部门没有要求,另一方面学校缺乏相应的动力进行投入。但是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却与日俱增,频发的校园“毒跑道”事件,层出不穷的教室内空气污染事件等,都引发了人们校园安全的思考。除却相应标准有待提高等因素之外,在旧有的校园安全体系之内并没有空气质量这一要素也是重要原因。
因此,教育部门有必要将空气质量纳入到校园安全的指标体系之中,甚至可以作为必查项,完善相应的安全监管体系。一旦学校装修竣工,就应当由教育部门组织相应力量进行检测,把空气质量是否合格作为是否达到办学要求的标准之一。
学校安全大于天。唯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完善校园安全监管,将空气质量纳入校园安全体系,才能为师生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学习环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