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蕴
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蕴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副主任 贾建芳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战略安排。无论是担当全面推进现代化的新时代使命,还是向世界讲述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都需要回答一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及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要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就要掌握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为此,他先研究清楚了“战争的规律”,再研究清楚了“革命战争的规律”,进而掌握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从而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受此启发,我们可以先研究清楚“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和规律。
现代化,历史进程始于欧美,理论源自西方。西方现代化的历史往远里说有500多年,往近里说有300多年。现代化理论纷繁复杂,莫衷一是。一般认为,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是市场化、工业化、科技化、城市化、社会化、国际化、社会阶层分化、民主化、法治化、思想观念多样化、生态文明化和人的现代化等一系列“化”的整合过程。这些“化”的效应和基本状态就是现代性,一般认为体现在器物、制度和精神文化层面上。世界各国进入现代化进程有先后,呈现出一片片、一批批的态势。现代化是个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甚至灾难的动态过程,现代性是现代化的结果、状态。各国现代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现代性是共性,世界各国不管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进入现代化进程,迟早都会呈现这种现代性表征。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各国国情不同,现代化道路呈现多样性。现代化的共性表明,西方现代化的理论和经验教训可以参考;现代化的个性表明,各国应当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现代化道路。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需要共产党人探索解答的历史性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中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为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现代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就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他们辩证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现代性,肯定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历史进步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及其历史命运。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现代性一方面摧毁了前现代社会,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现代社会的异化、物化和两极分化,必然被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马克思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也就是在批判现代社会中预示未来社会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显然,这个未来社会是现代社会之后的社会形态。20世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都未经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也就是未经完整而深刻的现代化进程,因而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还要完成现代化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始于苏联,理论起于苏联,逐渐扩展到20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初有列宁开创的发展现代文明的迂回道路,后形成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这种模式在极其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了巨大历史作用,但由于自身局限性并且日益僵化,越来越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体制性障碍,加上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最后被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所抛弃。这种模式的基本点是计划经济体制及与此相适应形成的一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这种模式不同于以市场化、私有制为主要特点的西方国家现代化模式,难以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在内外困境中被迫改革,艰难行进,没有根本性突破,又在西方战略攻击下改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命运留下的问题至今仍值得我们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种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反映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具有社会主义优越性,另一方面要顺应世界现代化潮流,遵循世界现代化规律,呈现现代性。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主要是坚持人的立场特别是人民立场、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基本特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法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基本特征是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选择和完善既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相适应,又要最有利于促进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真正解决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就是“必须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上”,从国情、世情出发开辟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现代化的规律既包括总规律,也包括市场化、工业化、科技化、城市化、社会化、国际化、社会阶层分化、民主化、法治化、思想观念多样化、生态文明化和人的现代化等各种“化”的规律。如现代化的前提和动力是市场化,即发展市场经济,其基本规律是根据各国实际运用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应当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现代化规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型现代化道路。其基本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中国实际出发,体现世界现代化规律,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历史使命,以促进人民的解放和发展为目标。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重要的是坚持“三基本”。基本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套主张,包括领导核心、思想路线、总目标、总依据、总任务、总布局、价值取向、根本保障、发展动力、对外战略等。基本路线即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基本方略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开拓出来的新型现代化道路,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的理论创新成果。实践在推进,理论还要发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