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8-9-11 19:10:05

时政热点:家长群不能异化为“负担群”

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家长群不能异化为“负担群”。
子 长
从QQ到微信,一代又一代网络即时通信应用的诞生,在极大方便人际交流的同时,往往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些异化。比如,在第34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北京一所中学的班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吐槽”,本来用于方便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渠道,变成了老师的隐形负担:“自从进了微信群,每天都是家长会”“总有点不完的未读信息”“觉得自己最近得了‘手机恐惧症’”。
如果我们对家长群做一个全面的审视,就会发现这位班主任所感受到的压力,只是家长群异化的一个侧面。倘若换到家长的视角,同样压力也不小。很多人一定还记得去年媒体报道的上海一小学家长在微信群晒履历竞选家委会事件吧。试想,面对群里不断弹出的“研究生毕业于哈佛,现工作于摩根斯坦利”“目前在知名外企做HRD”“PhD后在央行外管局工作”的“履历轰炸”,那些“普普通通”的家长们十有八九也会“压力山大”。此外,还有媒体报道提到,有老师经常在家长群指名道姓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或表扬,也让一些家长“很受伤”。这些都说明,用好家长群,最大限度地避免家长群异化,实际上是群里每一方参与者的共同责任。
避免家长群的异化,最重要的是要订立明确的规则,通过“约法三章”确保交流内容范围“点到即止”。看看那位北京中学班主任所列举的家长群困扰,有些并不难解决。比如,针对有些家长群变成了“聊天群”或是“广告群”,班主任或者校方完全可以在建群之初就明确要求,群内不得发广告、红包、投票这些与班级事务无关的信息;对班级活动通告发出后容易出现的“‘收到’轰炸”,发布者可以结合发布内容的性质,提前告知家长们是否需要明确回复。事实上,近年来已经有很多幼儿园、中小学针对家长群出现的异化现象制定了“群规”,这些规定不但要求家长们少发无用信息,遇到个别问题时尽量私下与老师沟通,而且也明确老师们合理使用微信群,避免给部分家长造成无形压力,受到了两方欢迎。
家长群的“点到即止”还包括对群的定位上。归根到底,它只是老师与家长之间更为便利的一个交流渠道,而不是全部。一则,这种即时通信平台上呈现出来的文字交流,有时候未必能准确传达双方的语气、姿态,遇到一些特殊情况难免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反倒容易出现误解;二则,家长群虽然是虚拟的,但“围观”效应是客观存在的,涉及个别学生的表现和思想状况等内容,一旦在群里沟通,就由个体层面扩大到了公共层面,很容易让当事人尴尬或者产生额外的压力。不少报道都提到,一些老师在群里@某位家长,原本是善意提醒其孩子的成绩变化,结果却变成了“示众”,最后引发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紧张。至于家长,要想关注孩子的学习和表现,不是光靠群里的几段视频或者线上与老师的聊天就够了,还需要加强与孩子、老师的面对面交流。
有人说,家长群虽小,但也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不过,在我看来,家长群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种种异化现象,关键是其中存在着基于每个孩子前途和未来形成的学校和家长关系。对此,直接的解决办法是建立群规,申明交流的明规则;根本则在于尽可能厘清各自的角色和权责边界,构建相互信任、互为补充的良性家校关系。如此,家长们既不必过于焦虑或是“玻璃心”,老师们也不会饱受“每天都是家长会”之苦,从而使双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教育上,而不是拼了命地在群里“扮戏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时政热点:家长群不能异化为“负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