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时政热点:如何让天价片酬回归理性
时事政治是公职类考试必考的内容,申论、面试必然会考到,行测偶尔也会出现。所以,无论是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地方公务员考试,甚至是事业单位单位考试、政法干警考试,大家都要忽略对时事政治热点的积累。文都公务员考试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2018公务员热点话题:如何让天价片酬回归理性。希望大家努力备考,轻松成“公”。更多时事政治热点内容尽在文都公考,欢迎大家收藏本网。近日,“天价片酬”再度成为舆论热点。继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加强对影视行业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的治理之后,爱奇艺等三家视频网站联合正午阳光等六大影视制作公司,共同发表了《关于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联合声明》,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横店影视产业协会、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等行业组织也纷纷发表相关声明,倡议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秩序,营造良好的影视文化创作氛围。
过去几年,不少影视明星的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等不良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上一轮引发舆论热议的焦点,就是某电视剧两名主演的片酬高达1亿多元人民币。影视明星的片酬达到电影、电视剧、电视综艺、网络视听节目等成本预算的2/3以上,一度成为影视行业的潜规则。过高的片酬,使得剧本、拍摄、制作等本应是影视制作链条更重要环节的投入被大幅缩减,使得电影、电视剧、电视综艺、网络视听节目更为严重地依赖大牌影视明星和金融资本介入,进一步挤压大量中小成本电影、电视剧、电视综艺、网络视听节目和三、四线及未成名演员的生存空间和话语权,导致文化娱乐工业生产要素供给的紊乱和失衡,折射出不平衡的供需关系,破坏了影视业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肌体。
不仅如此,由于票房、收视率、点击量还直接影响着影视制作公司、电视台、视频网站以及电影、电视剧、电视综艺、网络视听节目的广告招商等经济利益,天价片酬所带来的“压力传导”,还会进一步引向票房、收视率、点击量造假。近几年这方面的教训并不鲜见。而在电影领域,前些年不断高涨的票房神话吸引了大量“热钱”涌入,有的影片某种程度上成为金融衍生品,从前期筹备、拍摄到后期制作、宣发都可以被打造成金融产品进行融资、信贷。在极端情况下,影片甚至尚未面世就已经提前收回成本。而另一方面,相关版权和衍生品等领域还很不规范,全面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权益保障体系也尚未建立起来,影视产品的过度金融化潜藏着巨大危机。
让疯狂的片酬回归理性,让“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等不良现象无所遁形,抓住了当前影视行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回归创作、正本清源的治本之策,同时也是营造影视业风清气正、健康有序的创作氛围和市场环境的一个重要起点。正如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在声明中所说,“某些平台和制作机构之间存在的收视率、点击量造假,电影票房造假,制作发行垄断,宣发恶意竞争,乃至金融资本将影视作品工具化等现象,同样是会妨碍行业发展的症结问题”。而上述乱象充分说明,市场不是万/能的,纯粹意义的市场经济有其无法根治的弊端,维护推动当前影视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调节机制和监管措施。只有下大气力整合、调节近些年所累积的犬牙交错的行业利益格局,针对供需关系失衡的问题进行有效的供给侧改革,通过建章立制等强制性制度性规范,来约束金融杠杆的疯狂投机,进一步捋顺诸多扭结的、纠缠的行业结构,才有可能真正从根本上,让影视明星的片酬回归到正常区间,让文化娱乐工业的各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价值相匹配,促使我国影视行业在良性健康的轨道上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影视业的发展有目共睹。我国已经成为电视剧第一生产大国、第一播出大国,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影视业的长足发展,凝聚了几代影视人的不懈努力,几代观众的信任支持。新的时代,中国影视业正从影视大国向着影视强国进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每一个影视工作者踏踏实实走好脚下每一步。而千里之堤也往往溃于蚁穴,影视行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整体,良好的发展局面来之不易,风清气正的大环境更需要大家一同维护。这一次,关于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行业积弊,管理部门痛下决心,行业协会积极响应,受众和舆论广泛参与,让我们看到,影视业的基本面是好的,大多数从业者拥有文化自信、忧患意识和职业担当,有维护行业规范和秩序的自觉与使命,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更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