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大咖学写作】申论范文:加快教育现代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大势所趋)
导语:申论文章可能是很多考生的一大难点,对于申论作文技能的提升,考生其实可以从模仿开始,从背诵好的文章,模仿优秀文章入手,看的多了,学的多了,自然而言会在自己的体内消化,最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名言信手拈来,对策有理有据,分析鞭辟入里,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时间久了,就能写得出一手好文章了。在此,中公教育申论频道推出【跟着大咖学写作】栏目,会定期更新我们精挑细选的优秀大家手笔,供考生背诵学习之用。文章中的红字考生可以着重背诵,化为己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任务更加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
教育现代化对于国家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历史上看,教育现代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内在要求。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许多有志之士提出救国图强的“教育方案”,并开展了许多办学实践。但是,中国真正的教育现代化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启的。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发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这使教育现代化作为一个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时再次强调要“加快教育现代化”,表明教育现代化对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加快教育现代化,基本任务是解决教育在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包括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教育发展现状与教育发展规律不相吻合的问题等。当前,加快教育现代化,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现代化是要为国家现代化提供支撑和引领。纵观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一个国家能成为经济中心,其背后往往有科技中心、文化中心作为支撑。而科技中心、文化中心形成的背后,都有教育中心作为支撑,教育中心能够推动科技持续创新和文化繁荣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包括建设人才强国、文化强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众多要求。而建设人才强国、文化强国、科技强国的基础是建设教育强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对先进科技的需求,归根结底是对教育的需求,这种需求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来展开。推进教育现代化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核心都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基本任务始终贯穿教育现代化全过程。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要求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围绕人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发力。从过去一段时间看,一些学校的教育实践偏离了这一方向。例如,在基础教育领域,一些学校对升学率的关注超过了对教育过程本身的关注;在高等教育领域,一些学校对科研、社会服务的关注超过了对人才培养这一基本职能的关注。建设教育强国,必须使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回归到培养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
教育现代化应与社会现代化同频共振。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涵盖与教育相关的各个领域,既有宏观层面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也有微观层面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从历史上看,教育现代化是同社会现代化紧密联系的,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次社会现代化都会带来教育形态的巨大变革,带来知识内容及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教育现代化要真正取得实效,关键是要和社会现代化同频共振。从现有条件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为推动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了较好基础,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换言之,我国社会现代化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良好条件,我们应用好这些条件。当前,人类社会正从工业时代步入信息时代,智能时代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开始迈入教育技术尤其是互联网驱动发展阶段。在这一轮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和世界上的教育强国可以说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利用教育技术“倒逼”教育改革和发展,不仅成为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而且成为教育制度创新的重要契机。
教育现代化要善于从细节入手。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宏大的课题,但解决好这一宏大课题也需要从细节入手。比如,当我们把视野投向课堂教学就会发现,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的教学课堂,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灌输式教学。从上个世纪我国提出素质教育以来,这个问题就广受诟病,至今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加快教育现代化,需要实实在在地来一场“课堂革命”,实现课堂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这一变革需要在实践层面尤其是微观层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观念层面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
(作者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15日 05 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