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8-7-11 20:11:56

公共基础知识:解析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当中的那些古文哲理

2018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 申论答题技巧
法律知识 政治知识 |科技知识 经济知识 |公基复习|行测题库考试题库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解析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当中的那些古文哲理》,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公基考试当中,哲学占据很大的篇幅。无可厚非,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来说,要明白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所以弄懂马哲,才能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有一个明亮的灯塔。马哲是复杂的,是深奥的,它包含了我们对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个概括,是对这个世界本质的一种认知。但是在我们事业单位考试当中,我们只需要知道最表面的道理,不需要深刻探究。那么,其中有一种题型,古诗蕴含哲理,这就显得举足轻重了。在我们最近几年的公基考试当中,文言文所占比重也是呈现不断地上升趋势,今天我们简单介绍文言文在公基哲学考试中的体现。
哲学主要包括五部分,分别是哲学概述、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今天我们分别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文言文的应用。
哲学概述部分的应用。主观唯心:“物是观念的集合” “万物皆备于我”客观唯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理在物先,理在事先”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气者,理之依也”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唯物论部分的应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及“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物与我皆无穷尽也”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的关系; “望梅止渴”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辩证法部分的应用。质量互变规律:“治大国如烹小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立统一规律:“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伏”;“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否定之否定规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阳光总在风雨后”。
认识论部分的应用。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百闻不如一见”“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芦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实践出真知”
唯物史观当中的应用。“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落后的国家往往能在哲学上演奏第一小提琴”,“时势造英雄”等,都是属于唯物史观当中的例子。
从上述的举例当中,其实我们发现其实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当中,他的古文其实并非特别抽象和拗口,也并非是那种难以理解的文章。我们很多同学一看到诗句自己的内心先凉了半截,以为读都读不懂的诗句怎么会理解相应的哲理。但是我们如果能够细心静心下来,我们就可以发现其实所谓的诗句都是将我们生活当中的常用语的重新组合,只要稍微有一些古文的阅读能力都可以说出他的意思。那么接下来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把哲学道理转化成最简单的实例就可以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共基础知识:解析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当中的那些古文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