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8-7-6 18:50:46

公共基础知识: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中的“中国记忆”

2018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 申论答题技巧
法律知识 政治知识 |科技知识 经济知识 |公基复习|行测题库考试题库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中的“中国记忆”》,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一、基本概述
世界记忆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的一个文献保护项目。但是,这种记忆是脆弱的,每天都有仅存的重要记忆在消失。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世界记忆计划,来防止集体记忆的丧失。
该项目是每两年评选一次,每个国家每两年可申报两部古籍文献。该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行抢救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
二、入选世界记忆遗产的“中国记忆”
自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该项目以来,中国已有11份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分别是:
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1997年入选)、清朝内阁秘本档(1999年入选)、纳西东巴古籍文献(2003年入选)、清代大金榜(2005年入选)、”样式雷“建筑图档(2007年入选)、《本草纲目》(1593年金陵版,2011年入选)、《黄帝内经》(1339年胡氏古林书堂印刷出版,2011年入选)、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2013年入选)、中国元代西藏官方档案(2013年入选)、《南京大屠杀档案》(2015年入选)、甲骨文(2017年入选)。
三、部分“中国记忆”的重要意义
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中的记忆,都是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可或缺、不可复制的,但更有诸多记忆是“世界唯一”“中国之最”等等。
1.2003年入选的纳西东巴古籍文献--《东巴经》,它是纳西族的东巴教祭司使用的宗教典籍。《东巴经》的内容涉及历史、哲学、社会、宗教、语言文字,以及音乐、美术、舞蹈等许多传统学科,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古代纳西族的百科全书”。《东巴经》由东巴文字写成。东巴文字有2000多个字符,其源甚古,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2.2011年入选的《本草纲目》(1593年金陵版),是迄今中外一切版本的祖本。是由中国明代李时珍(1518-1593)编著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内容涉及医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等诸多领域。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该书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3.2013年入选的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批”在闽南语和广东话中是“信”的意思,海外华侨寄回家乡的信或款被称为侨批。海外华侨银信记载了100多年前,大量国人前往东南亚谋生时,向家里传音信、寄钱的重要凭证与依据。侨批是维系海外侨胞和国内侨眷的纽带,也是侨乡发展的重要原动力。
它作为珍贵的民间文书,有别于一般书信,它涵盖侨乡与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信息,融汇中外商贸往来、邮传、驿递、金融、汇兑等方面的历史记录,是未经后来人刻意雕琢的史信,被盛赞为中国“20世纪的敦煌文书”。
4.2017年入选的甲骨文,产生且使用于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共基础知识: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中的“中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