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8-6-25 17:42:09

2015年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应用题详解(19)

【371】一个班有学生48人,每人至少参加跑步、跳高两项比赛中的一项。已知参加跑步的有37人,参加跳高的有40人,请问:这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有多少人?
    分析: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人数,就是参加跑步人数、参加跳高人数重复的部分,排除掉重复部分,所得的就是全体参赛人数,也就是全班学生人数。
    解答:设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X人,那么(37+40)-X=48;
X=29说明:通过上题我们发现,解答这类问题最好先画图,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数量关系。另外我们还发现在解答问题时可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把两类数量加在一起,即都“包含”进来。37+40=77,第二步再减掉一个班有学生48人,这个数量,即“排除”,就可以求出正确答案了。77-48=29。还可以这样计算:40-(48-37)=29人。你能讲出道理来吗?请你想一想,你还能再列出一种算式来吗?想一想:如果全班有3人哪一个比赛项目都不参加,将会得出什么结果?说明:一般地,假设具有性质A的事物(人)有XA个,具有性质B的事物(人)有XB个,既具有性质A,又具有性质B的事物(人)有XAB个,至少具有A、B中一种性质的事物(人)有X个,那么:X=(XA+XB)-XAB。
    【372】三个空酒瓶能换一瓶啤酒,现在有50个空瓶子,问最多能换多少瓶啤酒?
    分析:其实,每喝一瓶酒就有一个酒瓶,换种方法思考,假如,一开始我们就用两个酒瓶换一瓶酒,喝完酒后就把瓶只压在那里,那也算是3个酒瓶换一瓶酒,因为题目中并没有说明一定要在换酒之前先给瓶子(所以大家也不用死扣着3个空瓶换一瓶酒的字眼),所以我们也可以一开始就用两个空瓶换一瓶酒,换完最后一瓶酒喝完后就直接压在那里。(也就是说,喝完最后一瓶酒后,没有剩下空瓶)所以就是:50÷2=25
    【373】车库中停放着若干辆两轮摩托车和四轮小汽车,车的辆数与车轮数之比为2:5。问摩托车的数量与小汽车的数量之比为多少?
    分析:设有x辆摩托,y辆小汽车;x+y:2x+4y=2:5;5x+5y=4x+8y;x=3y;x:y=3:1
    【374】小明家的电话号码是7位数。将前四位数组成的数与后三位数组成的数相加得9534,将前三位组成的数与后四位组成的数相加得2523。那么小明家的电话号码是?
    分析:设电话号码为ABCDEFG,根据题意得:ABCD+EFG=9534;ABC+DEFG=2523,列成竖式;答案为8901633
    【375】当甲在60米赛跑中冲过终点时,比乙领先10米,比丙领先20米.如果乙和丙按原来的速度继续冲向终点,那么当乙冲过终点时将比丙领先多少米?
    分析:甲跑60米,乙跑50米,丙跑40米;速度之比为6:5:4;60-60/5×4=12米
    【376】有面值为1分,2分,5分的硬币各4枚,用它们去支付2角3分。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支付方法?
    分析:5分的至少3枚,5分3枚,2分可以2、3、4枚;5分4枚,2分可以0,1枚,一共5种.
    【377】小明家离火车站很近,他每天都可以根据车站大楼的钟声起床。车站大楼的钟,每敲响一下延时3 秒,间隔1
秒后再敲第二下。假如从第一下钟声响起,小明就醒了,那么到小明确切判断出已是清晨6 点,前后共经过了几秒钟?
    分析:分析与解从第一下钟声响起,到敲响第6 下共有5 个“延时”、 5 个“间隔”,共计(3+1)×5=20 秒。当第6
下敲响后,小明要判断是否清晨6点,他一定要等到“延时3 秒”和“间隔1 秒”都结束后而没有第7 下敲响,才能判断出确是清晨6
点。因此,答案应是:(3+1)×6=24(秒)。
    【378】文具店以每个0.35元的批发价购进一批小皮球,按0.45元的零售价卖出,当卖到还剩下30个小皮球时,已获利12元,文具店购进小皮球()个。
    分析:30个的本钱是30×0.35=10.5元。加上还赚12元一共22.5元。要卖22.5除以0.45-0.35=225(个)
    【379】甲,乙,丙3人分别从3张写有不同自然数的卡片中各取1张,每取一次都各自记下卡片上的数字,然后放回卡片。这样取了几次之后,甲,乙,丙各自取得数字的累计和分别是23,15,13。已知乙有一次取得3张卡片中最大的。那么,3张卡片中所写数字最小的是几?
    分析:说明每个数都出现三次,(X+Y+Z) ×3=23+15+13=51 可以列两组方程三个牌之和是17
这样说明没有甲,乙,丙三个人没有人拿到有不同的牌,又加上之三个人中只有乙是三的倍数,但乙有一次拿到三张牌中的最大,所以三个人中没有拿到同样的牌,2X+Y=23;2Y+Z=15;2Z+X=13;或2X+Z=23;
2Y+X=15;2Z+Y=13;得到,X=9;Z=5 Y=3
    【380】把一个多边形沿着几条直线剪开,分割成若干个多边形。分割后的多边形边数总和比原来的多13条,内角和是原来的1.3倍。请问原来的多边形是几边形,被分割成了多少个多边形?
    分析:12边形分成2个三角形,1个四边形,3个五边形。共25条边,刚好比12边形多13条边。原内角总和为1800度,现内角总和为2340度,刚好符合题意.答案是:12边形分成5个三角形和1个10边形.
    【381】小华每分一次肥皂泡,每次恰好吹100个。肥皂泡吹出之后,经过一分有一半破裂,经过两分还有1/20没有破裂,经过两分半肥皂泡全部破裂。小华在第21次吹出100个新的肥皂泡的时候,没有破裂的肥皂泡共有()个。
    分析:因为2.5分钟后全部肥皂泡破裂,所以第19次以前的全部破裂100+50+5=155个
    【382】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上,有900个点,加上正方形的4个顶点,共有904个点。这些点中任意3个点不共线,将这纸剪成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三个点是这904个点中的点,每个三角形都不含这些点。可以剪多少个三角形?共剪多少刀?
    分析:(方法一)可以从最简单的情况考虑,假设开始正方形中一的点都没有,在其中任意加上一点,然后将这点分别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连起来,若顺着4条连线剪下就能得到4个三角形.若再加上一个点,因为不存在三点共线,所以这点一定在原来的某个三角形区域D中,将它与D的三个顶点相连,这样就增加了三条线,若沿线剪下就把D分成了3个小三角形,即增加了2个三角形.依次类推,以后每加一个点就与包含它的最小三角形区域Di的顶点连起来,再沿连线剪开,直到第900个点也这样处理.这样一来就得到题目说的那种情况,增加第1个点时出现了4个三角形,4条连线,以后每增加一个点就会出现2个三角形和3条连线.所以900个点就有4+2×899=1802个三角形,一共要剪4+3×899=2701刀.
    (方法二)也可以这样想:先沿正方形的对角线把它剪成2个三角形,之后,在任意一个三角形内增加一个点,它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相边可以构成三个三角形,增加了2个,所以,共可以剪下:900×2+2=1802个三角形;剪的刀数:剪正方形剪成2个三角形需要剪一刀,之后,每增加一个点都需要剪三刀,所以,共需要剪:900×3+1=2701刀。
    【383】有一个半径是1分米的圆片,沿着一个边长是6分米的等边三角形滚一周,圆片经过的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分析:6×2×3+(1×2)2×3.14×(120/360)×3 =36+4×3.14=48.56 (平方分米)
    【384】甲乙两个仓库,乙仓库原有存货1200吨,当甲仓库的货物运走15分之7,乙仓库的货物运走3分之1以后,再从甲仓库取出剩下货物的10%放入乙仓库,这时,甲乙两个仓库的货物一样重。那么甲仓库原有货物多少吨?
    分析:1200×(1-1/3)=800(吨);800/(100-2×10%)=1000(吨);1000/(8/15)=1875(吨)
    【385】甲乙两队学生参加郊区夏令营,只有一辆车接送,坐不下。甲队学生坐车从学校出发的同时,乙队学生开始步行,车到途中某处让甲队学生下车步行去营地,车立即返回接乙队学生并直接开到营地,结果是两队学生同时到达。已知学生步行的速度为每小时4千米,汽车载学生的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空车速度为每小时50千米,那么甲队学生步行路程与全程的比是(
)
    分析:设全程X,甲步行了Y,第一次乙步行了(X-Y)/40再乘4=(X-Y)/10,X-Y-(X-Y)/10=(9X-9Y)/10,这是车去接乙时与乙相遇的路程,(9X-9Y)/10除(50+4)=(X-Y)/60.车与已相碰的时间,(X-Y)/60乘50再加Y=(5X+Y)/6乙上车离终点的距离,(5X+Y)/6再除40=(5X+Y)/240这是乙上车到终点的时间,所以得到,(X-Y)/60加上(5X+Y)/240=Y/4只此,12X=84Y.Y比X等于1比7
    【386】一个正方形能分成4个正方形能分成11个正方形吗大小不一定相等?
    分析:大正方形边长为8,左下角放一个边长为6的正方形,再把这个正方形分成四个小正方形;右上角放一个小正方形,在这个小正方形的左边放三个边长为2的小正方形,下边放三个边长为2的小正方形,一共十一个
    【387】用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自然数,从小到大顺序排列:1,2,3,4,5,12,……,54321。其中,第206个数是。
    A.313; B.12345; C.325; D.371
    分析:一位数有5个,两位数有5×4=20个,三位数有5×4×3=60个,5+20+60=8510000,这是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通过解它,或代数字进去尝试,可以得到n>=141,
当n=141时,和是10011,正好比10000多了11,所以11没加进去,11为所求。
    【398】甲、乙两厂生产同一种玩具,甲厂生产的玩具数量每个月保持不变,乙厂生产的玩具数量每个月增加一倍,已知一月份甲、乙两厂生产的玩具的总数是98件,二月份甲、乙两厂生产的玩具的总数是106件,那么乙厂生产的玩具数量第一次超过甲厂生产的玩具数量是在几月份?
    分析:乙厂一月分生产的数量:106-98=8件,甲厂一月份生产:98-8=90件。你是问生产的总量超过甲厂还是月生产两超过甲?如果是月生产两超过甲,8×2×2×290,所以是在5月份月生产量超过甲。如果要求总量超过甲,那要复杂些, 第n个月甲厂生产的总量为: 90n, 而乙厂为:
8×(2n-1),8(2n-1)>90n, 则n>=7, 所以在7月份乙厂的生产总量超过甲。
    【399】早晨8:00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已地。第一小时行了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比原计划要迟到1小时,于是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结果比原计划早到一小时。这辆汽车原计划用几小时?
    分析:设原计划用t小时到达.可以列出方程:40+60×(t-2)=40×(t+1)
    解得:t=6即:原计划用6小时到达.
    【400】1-3998这些数中,各位数字之和能被4整除的数字有多少个?
    分析:一位数中,满足的是4,8;两位数中个位每从0变化9至少有两个数满足,若十位能被四整除,则个位从0到9有三个数满足,则从10到99满足的数的个数是:2×9+2=11个;三位数中个位每从0变化到9至少有两个满足,若百位和十位组成的两位满足条件,则有3个,所以满足条件的三位数的个数有:2×90+11=191个;四位数中个位每从0变化到9至少有两个满足,若千位、百位、十位组成的三位数满足条件,则有3个,所以1000到3998满足的数的个数是:2×300+2×30+2×3=666个。所以满足条件的一共有:2+191+666=859个。
    【401】有甲、乙两只圆柱形玻璃杯,其内直径依次是10厘米、20厘米,杯中盛有适量的水。甲杯中沉没着一铁块,当取出此铁块后,甲杯中的水位下降了2厘米;然后将铁块沉没于乙杯,且乙杯中的水未外溢。问:这时乙杯中的水位上升了多少厘米?
    分析:直径之比是1:2,面积之比就是1:4,(平方)所以是除以42/4=0.5厘米
    【402】一架飞机最多能在空中连续飞行4小时,飞出时的速度是950Km/h,返回时的速度是850Km/h,这架飞机最远能飞出多少千米就应返回?
    分析:950×4×850/(850+950)=1794
    【403】
50名学生面向老师站成一行,按老师口令从左至右顺序报数:1,2,3,……。报完后,老师让所报的数是4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接着又让所报的数是6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问:现在仍然面向老师的有多少名同学?
    分析:=12,=8,=4,50-12-8+4×2=38人
    【404】甲、乙两人在河中先后从同一个地方同速同向游进。现在甲位于乙的前方,乙距起点20米;当乙游到甲现在的位置时,甲已离起点98米。问:乙现在离起点多少米?
    分析:20+(98-20)/2=59米
    【405】
100个人参加测试,要求回答五道试题,并且规定凡答对3题或3题以上的为测试合格。测试结果是:答对第一题的有81人,答对第二题的有91人,答对第三题的有85人,答对第四题的79人,答对第五题的有74人,那么至少有()人合格。
    分析:共答对81+91+85+79+74=410,根据最少原则,因考虑尽量多的人只答对2题。100人每人答对两题410-200=210,余下210题由70人每人答对三题,答案是7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应用题详解(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