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8-6-25 17:41:51

2015年上海公务员行测:数字推理之论等比数列和积数列区别

行测考试中有一种题型是数字推理题,虽然现在国考和不少的省考已经取消掉了,但是在事业单位考试、公安现役、招警学员、广东省考、浙江省考等考试中依旧占有一席之位,所以还是要注意复习。
    数字推理和图形推理类似,如果知道一道数字推理题的题型分类,那么根据其分类做题找规律就是非常容易的,但是题型分类确实非常难的。有两种数列,一个是积数列,一个是等比数列,这两种数列出来之后就发现两种数列是非常类似的,那么这两种数列有什么区别呢?这两种数列的区别等同于差数列和和数列的区别是一样的,等差数列以及其变式主要考察的是相邻两项之间作差之后有规律,和数列一般考虑的是三项或者三项以上之间的关系。比如说:2,3
,5 ,8 ,12这个数列就是一个二级等差数列,也就说是相邻两项作差之后是一个等差数列,而对于数列2 ,3 ,5 ,8
,13这个数列,就是一个和数列,即相邻两项相加的和是后面一项的值,而且上面两个数列前4个数字是完全一样的,到了第五个才出现不同,如果考虑过了比较全面那么这个题就能够做得出来,如果只考虑到了其中一种,而对应的答案却是另一种自己没有想到的,那么这种题的规律就很难找出来了,所以说很多题目做不出来,主要是对于各种规律不熟悉,或者是对于数字的敏感性不够,而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做题以及整理规律之后才能够训练的出来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等比数列和积数列,这两个数列的关系类似于等差数列与和数列的关系,等比数列主要考察的是相邻两项之间的规律,积数列主要是相邻几项之间满足的规律。我们通过一些例题来认识一下这两种数列的练习和区别。
    例1:1 ,2 ,6 ,24 ,120 ,()
    A.600 B.640 C.680 D.720
    解析:相邻两项之间有倍数关系,单调递增且幅度较大,考虑作商,作商之后为
   
http://file.koolearn.com/20140410/13971345169417.png
    由此可以看出来,作商之后的数列为一个自然数列,所以答案易知为720,也就是D选项。这是一种比较直接和明显的数列,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道稍微变形的等比数列。
    例2: 3 ,4 ,9 ,28 ,113 ,()
    A.566 B.678 C.789 D.961
    解析:此数列刚一看到,发现不出来明显的倍数关系,而且有奇数有偶数,大致估算倍数关系,发现第二项是第一项的一倍多一点,第三项是第二项的两倍多一点,第四项是第三项的三倍多一点,……,于是数列按照这种方式进行改写,即
   
http://file.koolearn.com/20140410/13971345275268.png
    所以答案为A选项。
    以上两道例题是等比数列的例题,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积数列的例题。
    例3:2 ,5 ,10 ,50 ,500 ,()
    A.2500 B.5000 C.15000 D.25000
    解析:上面的题目答案非常简单,相邻两项的乘积为下一项对应的数字,所以答案为50×500=25000,即答案为D选项。
    例4:1 ,2 ,3 ,7 ,22 ,()
    A.143 B.155 C.164 D.172
    解析:数列单调递增且幅度略大,所以不可能是等差数列,所以是等比数列、积数列或者是多次方数列,多次方数列来说这几个数字和多次方的数字相联系没有那么紧密,只可能是等比或者是积数列,考虑等比之后,2是1的两倍,3是2的两倍少1,7是3的两倍多,22是7的三倍多,后一项应是22的4倍多,试算之后发现没有合适的规律,所以考虑积数列,3=1×2+1,7=2×3+1,22=3×7+1,发现“第一项×第二项+1=第三项”,所以此积数列的规律即为此,所以下面一个数字为7×22+1=155,故答案为B选项。
    由上面四道例题我们可以看出,等比数列和积数列的共同特点是都有倍数关系,但是等比数列的倍数关系之和相邻的一项相关,而积数列的倍数关系经常是和相邻的几项相关,而规律又非常的类似,所以说做数字推理题一定要学会灵活变通,一定要找出适应题目的规律,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多做题、会做题。数字推理这类题型,做起来总觉得困难,其实做多了反而发现这类题型比数学运算的题目还要简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上海公务员行测:数字推理之论等比数列和积数列区别